中風手腳痙攣緊繃 針灸治療改善


楊文杰醫師根據病患的各別狀況施以適合的治療。

(本報綜合報導)63歲何先生先後歷經2次腦中風,造成左半邊肢體無力,住院復健數週後,雖可坐輪椅,但左手肘始終屈曲緊繃、拳頭緊握、手指無法拿手機,左下肢髖屈曲、膝屈曲,無法有效站立,導致其生活相當不便。

經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楊文杰採用陰陽辨證,並參考肉毒桿菌注射指引選取相近的穴位針灸治療,病患Modified Ashworth Scale(布氏動作復原階段)從3級進步到1級,左上肢痙攣狀況獲得改善。

楊文杰指出,痙攣(高張力)是一種常見於中風患者的肌肉運動失調現象,呈現肌肉張力增加以及過強的肌腱反射等上運動神經元失調症狀。在台灣,痙攣患者有18.9%中度失能,26.4%嚴重運動失能。臨床上使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來評估肌肉痙攣狀況,MAS在3級以上,代表痙攣嚴重影響肢體動作功能。

根據統計,上肢(18.9%)比起下肢(5.5%)更容易出現此種狀況。治療痙攣的方式,包括口服肌肉鬆弛藥物、被動關節牽引復健、副木矯正、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等。其中,肌肉局部注射肉毒桿菌素為世界上普遍用於放鬆特定肌肉、緩解痙攣的方法,但是這些治療方法各有其缺點或局限性,因此尋求傳統醫學的治療,如針灸,在台灣和韓國被廣泛使用。

楊文杰表示,肉毒桿菌治療肢體痙攣若無健保給付下,相對費用較高且需要重複治療。而針灸可根據「瀉陰補陽」、「瀉急補緩」,以抑制肌張力異常增高。採用陰陽辨證合併肉毒桿菌注射指引取穴,使陰平陽秘,將可緩解肌痙攣,並提供中風痙攣患者另一種便宜有效的治療選擇。



劉靜

華人今日網改版啟示

發佈時間:2024-05-28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