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功能性便秘 中醫調理有解


(本報綜合報導)李媽媽心情愉悅地帶著5歲的睿睿進入診間,看著他坐在候診椅上回答問題,很難想像不久以前,他們一家人和學校老師還因為睿睿的便秘問題煩惱不已。

文獻指出,9成兒童的便秘屬於功能性便秘,臨床不會發現特定器官的病變,通常肇因於剛開始添加副食品時,纖維素補充不足、訓練如廁期間不習慣用馬桶解便、上學環境適應或同儕相處有所壓力,或是最近生了大病影響腸胃功能等。

功能性便秘的兒童,每週排便大多不超過2次,會帶著痛苦表情用力解便,大便型態可能跟羊便便一樣顆粒狀,或是非常粗大堅硬而很難用馬桶沖走,太嚴重時,還會肛裂流血,這些症狀讓孩子懼怕解便而形成惡性循環,最後造成腹痛,降低食慾,甚至影響生長。

中醫認為,便秘是因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我們根據四診(望聞問切),決定為睿睿開立健運脾胃和潤腸通便的香砂六君子湯和麻子仁丸等中藥,以便讓腸道中的大便不要太過硬結,也使腸胃氣機運作順暢而順利排出大便。

我們和睿睿的爸媽討論,可在睿睿洗完澡後,執行穴位按摩和腹部揉推,不但加強中藥治療效果,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穴位按摩的位置可選擇上肢的三其穴(其門穴、其角穴、和其正穴)或下肢的足三里穴、上巨虛穴、或下巨虛穴,而腹部揉推則是建議以肚臍為中心的順時針操作。

睿睿的爸媽也和學校老師合作,共同鼓勵他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並想盡辦法增加他的運動量。最重要的是,透過互動,讓睿睿和同學一起認為在校解便是很自然的事情,絕對不要忍住便意。

中藥調理、穴位按摩,和腹部揉推,加上攝取足夠水分、纖維和運動量,以及有便意就去解便,睿睿順利擺脫便秘,也讓家長和老師都鬆了一口氣。(作者皆為桃園市龜山區龜山文學中醫診所醫師)



劉靜

華人今日網改版啟示

發佈時間:2024-05-31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