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病年輕化 醫提飲食原則避痛風找上身


因痛風發作,手腳關節發炎腫痛,並長出許多不痛的結節。
(綜合報導)痛風患者逐漸年輕化,40歲以下染上「王者之病」已超過一半人口,除了除了先天遺傳外,愛喝啤酒、含糖飲料、吃海鮮、內臟等高普林食物過量都會引起痛風。中正脊椎骨科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賴漢明就曾收治過一位40歲病人,他因手腳關節發炎腫痛,並長出許多不痛的結節就醫,經檢查發現他血中尿酸值高達12(正常< 7),還因腎結石併發急性腎盂腎炎且引發敗血症,經住院治療2星期,才順利出院。
賴漢明說,經檢驗數據顯示病人血中尿酸值高達12(正常< 7),更呈現急性腎衰竭、高血鈣、高血鈉、低血鉀等多重電解質失調。經住院治療2星期,才順利出院。之後在門診花3個多月才把尿酸降到6,也讓他腎功能恢復到正常八成。病人規律回診,配合醫囑,至今安然。
賴漢明表示,歷史上許多將相王侯皆為痛風所苦,因此又被稱為「王者之病」,隨著現代生活水準提升,痛風已轉型為「眾病之王」。台灣至少有40萬名痛風患者,以男性居多佔90%以上,停經前婦女甚少有痛風,女性通常在50歲以後才發病。痛風發作以大腳趾、腳踝及膝關節出現紅、腫、熱、痛最常見。
賴漢明說明,高尿酸產生的主因有2種,1為高普林食物飲食過量,造成血中尿酸過高(約佔一到兩成患者),另1原因為先天遺傳在腎臟的腎小管無法排出尿酸(約佔八到九成患者),進而在體內關節及皮下堆積,產生痛風結晶及關節炎。
賴漢明說,痛風患者僅部分可透過飲食調整改善,腎小管無法排出部分為先天遺傳,必要時需藉由藥物來治療。一般藥物治療效果,非常顯著良好,服藥後尿酸值會回覆正常,大部份尿酸結晶,也會慢慢消失不見,也不會再有痛風發作。
民以食為天,為避免痛風發作,賴漢明提供幾項痛風飲食原則,包括保持均衡飲食,五穀雜糧、蔬果類、蛋豆魚肉類應以2:2:1的比例攝取。其次每日飲水2000c.c.以上,幫助身體排泄尿酸同時預防腎結石。另外適量攝取豆製品,植物性普林不會提升體內的尿酸濃度。攝取適量蛋白質、減少油脂攝取、不喝含酒精飲料,特別是啤酒,而且不喝含糖飲料。



劉靜

華人今日網改版啟示

發佈時間:2024-05-30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