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興創新思維 打造橋樑結構大未來


盧大興:撐起世界橋樑結構的未來

(本報訊)橋樑結構工程師盧大興認為,一個成功的橋樑結構工程師,不但要著眼技術的突破,更要著眼於未來橋樑結構的維修。


盧大興生涯獲獎無數,在中國的橋樑建築界,他早已功成名就。 剛步入職場,他就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工程:北京五環路石景山南站橋樑建設工程。

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的到來,當時的北京市委書記親臨現場監督工程的進展;同時,中央電視台記者全天候守在施工現場,希望能第一時間報道這一歷史時刻。

這是北京第一座斜拉索橋,橋樑所在位置下方就是北京石景山南站,京九鐵路等十幾條鐵軌貫穿。盧大興算過一筆帳:石景山南站火車停駛1小時的成本大約是300萬人民幣。而如果依照傳統施工方法跨鐵路修建橋樑,最快施工速度也得1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損失幾個億人民幣。

壓力之下,盧大興想到一個主意:澆築橋樑時與鐵路平行進行,澆築完後再進行橋樑轉體,從而橫跨在鐵路之上。最後用時45分鐘順利完工,不但節省了費用,也保障了鐵路的安全運作。

盧大興在電腦上建立了一個橋樑模型,把所有的構件都安裝進去,然後透過電腦模型不斷模擬出橋體的重心點。同時,他也給了一個現實中可以操作的空間值,誤差在20毫米內,是可以準確完成橋樑轉體的。施工結束後,橋樑轉體時重心距離與盧大興的最佳值只差3毫米。

另外讓盧大興自豪的工程是廣州市新光大橋的落成。這座大橋的完工,為他帶來了一個沉甸甸的獎盃 ─ 勘察設計協會二等獎。這對於單體橋樑建造來說,是天花板等級的獎項了。

盧大興說,目前橋樑建築界對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他最關心的是3D列印技術。隨著新材料和奈米技術的發展,盧大興認為只要假以時日,3D列印大橋等技術也應該不算什麼難題。

現在,盧大興已經在嘗試著印製一些簡單的結構構件。至少在建模這個階段,他的列印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在一些承壓能力不是很大的房屋建築上,列印技術已經能夠實現建造的可能。

盧大興對橋樑建造方面非常謹慎,首先就是橋樑的承壓能力問題。因為橋樑的建造不是一般建築材料所能取代的,所以目前還只能處於課題研究和探索階段,除非在材料上有新的突破。

目前,盧大興正把中國橋樑設計大師徐恭義的著作《大跨度鐵路懸索橋設計》翻譯成英文版本,並推廣到全世界。此外,盧大興最近在主攻橋樑結構維修等方向,希望未來能為世界的橋樑結構帶來保障。(楊書傑報導)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4-04-19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