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其實只放一天”引熱議:中國假期真的少嗎?湊假還要持續多久


今年五一假期惹爭議

(綜合報導)“五一”臨近,假期相關的旅遊預訂進入高峰。 然而,近期在社交平臺上,“五一其實只放一天”的詞條衝上熱搜,引發熱議。 關於國定假期如何休,是否應該調休的討論熱度再起。

不少網友吐槽稱,4月在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調休后,「湊假」模式下,連續幾個星期「雙休」都變成了「單休」,假期前後上了三個「六天班」。。

有網友甚至翻出了2013年歌手那英關於調休放假的評論:“我就不明白這假期為什麼要與星期六星期天湊到一起,而且還要挪呢?孩子連著上七天八天的課,確實挺累的...... 生活節奏被打亂其實挺像分泌失調,制定假期的同學能認真考慮一下我們生活嗎?“ 不少網友表示,希望能夠正常放假,正常雙休。 更有網友表示,希望能夠在不調休的情況下休更長的假。

在中國新聞週刊官方微博4月12日發起的“你希望怎樣放假?”的投票中,“不調休,也要長假”的選項票數最多,為1.1萬票;位列第二的選項為“假期長短無所謂,不調休就行”,有6033票。 而選擇「調休拚長假」的僅517票。

目前中國的休假模式有何利弊?與其他國家相比,假期真的少嗎?

環球旅訊首席分析師彭涵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從輿論層面可以看出,目前公眾對於調休「湊假」模式,意見很大、希望政策得以調整的呼聲非常高。 究其根源,在於調休「湊假」模式是沒有增加大家的假期總量,只是在拆東牆補西牆,讓公眾在享受假期之後就必須“還債”,把欠下的工作日給補上。 這種模式的導向很明顯,不是為了讓公眾真正“休息”,而是為了集中假期、方便拉動消費經濟。 所以公眾對此意見很大,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事實上,從全球各國的公共假期來看,中國的假期並不算少。 若不計調休,中國的公共假期包括:元旦1天(1月1日)、春節3天(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1天(農曆清明當日)、勞動節1天(5月1日)、端午節1天(農曆五月初五)、中秋節1天(農曆八月十五)、國慶節3天(10月1日至3日),共計11天,與大部分歐美國家基本持平。 不過,在加上職工的帶薪假期后,中國職工全年的總假期數便不及全球多數國家。

某銀行分行行長、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ICC CHINA)銀行委員會信用證組、保理福費廷組專家薛鍵指出,例如歐盟立法規定,所有27個成員國都必須依法授予所有員工至少4周的帶薪假期,因此主要的歐洲國家的年度帶薪假期(公共假期+帶薪休假)都不短。

彭涵指出,為公眾提供更多實在的假期、更多的休假機會,其實代表了在公休日這個話題上的思路導向:到底是更關注人,還是更關注經濟和消費?

可見的是,近年來,“落實帶薪休假”一直是政策力推的方向。如2019年12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組織部、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遊部、全國總工會、中國氣象局等9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改善公休日旅遊出行環境 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優化公休日出行環境、增加旅遊產品供給、提升旅遊景區管理水準以及完善帶薪休假制度、制定出臺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的辦法等。

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積極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促進帶薪休假與法定公休日、周休日合理分佈、均衡配置。

2023年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

彭涵稱,從長遠來看,更關注人,才是真正地關注經濟和消費,這也是國家層面力推帶薪休假等政策的原因。

此外,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還表示,從需求和供給的對照可以看到,現行的法定公休日安排在時間格局上確實存在提升空間,尤其是下半年的法定公休日太少,假期之間的銜接較差,分佈不夠合理。

程超功指出,增加法定公休日,特別是下半年的公休日可以從兩個維度來挖掘,一個是傳統公休日(含重要的歷史紀念日)之前不放假的可以考慮放假(如重陽節、冬至、臘八節等),另一個是針對暑期等旅遊消費旺季可以增加專門的假日。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4-04-16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