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短視頻形成產業鏈


造假短視頻形成產業鏈

2023年,四川涼山公安機關偵辦了以「涼山孟陽」「涼山阿澤」「趙靈兒」等為代表的「系列網紅直播帶貨案」。近日,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人民法院對「涼山孟陽」「涼山阿澤」案一審宣判,8人因虛假廣告罪被判刑。

2018年,名叫「涼山孟陽」的女孩在網絡走紅,她在短視頻中自稱父母雙亡,輟學在家照顧弟弟妹妹,生活拮據……該短視頻賬號在短短幾年間漲粉至300多萬。走紅後的「涼山孟陽」開始頻繁直播帶貨。

然而,有網友實地探訪發現,「涼山孟陽」的父母不僅健在,視頻中的土坯房也是擺拍。當地執法人員調查發現,「涼山孟陽」在直播間售賣的很多「辛苦從村民手裡收購來的大涼山特色農產品」,其產地並非涼山。隨著當地警方的深入偵查,一條打造人設、編撰內容、電商運營、流量變現的制假售假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記者發現,在一些電商平台,有部分商家專門售賣煽情、家庭和社會衝突類短視頻劇本。一名短視頻運營人員表示,他們會根據行業為客戶打造人設,不僅能為客戶提供方案,教怎麼拍攝和製作,還能實現精准變現。

2023年7月,《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發佈,明確要求「自媒體」發佈含有虛構情節、劇情演繹的內容,網站平台應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籤。

「很多短視頻明明是擺拍,但未按要求進行標注,一方面是由於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有這項新規定;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是為吸引流量,刻意模糊擺拍和真實記錄的界限。」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明確短視頻擺拍的法律界限

有人出於僥倖心理,在製作和發佈短視頻時鋌而走險。也有人疑惑,拍攝短視頻難免需要策劃和擺拍,短視頻擺拍的法律界限在哪裡?

張友浪認為,在討論短視頻擺拍限度時,要考慮幾種因素:一是目的,是為了娛樂、教育、宣傳還是記錄;二是道德和法律標準,如果短視頻中的擺拍涉及虛假宣傳、誤導觀眾或侵犯他人權利,即是不恰當甚至非法的;三是社會和文化規範,不同社會和文化對於何為可接受的擺拍持有不同觀點,創作者需要考慮其內容如何適應這些規範。

為實現有效監管,張友浪進一步建議,對虛假內容的定義進行清晰界定,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以及對違規行為的處罰措施。要求短視頻平台加強自我監管,實施內容審核機制。平台應開發並利用AI和機器學習工具來自動識別和標記可能的造假視頻,幫助審核人員和用戶更快識別問題內容。最後,還要鼓勵用戶參與監督,對於發現的虛假或有害內容,可以通過舉報功能向平台反饋等。

「治理造假短視頻亂象不能僅靠拍攝個體進行標記,平台可以通過建立監督舉報通道,一旦發現有劇本的痕跡可以要求覈實,未經覈實前作品不能給予更多的流量。」朱巍認為,除了賬號的發佈者,註冊人、使用人、實際控制人,特別是MCN以及關聯賬號,也應該被納入監管範圍,實現穿透式監管。

謝永江表示,短視頻創作應該堅守底線,不危害社會公共利益,不侵犯他人利益,如果超出了邊界就缺乏正當性,需要相關部門採取一定的措施來監管和消除這種消極影響,包括進行標注,剝奪創作和發佈者因此獲得的利益,嚴重的話還會受到治安處罰。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4-03-28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