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啟示:基礎理論學科對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麼




(綜合報導)近期,受到美國打壓的中國電信企業華為的CEO任正非,在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時說了一段很觸動的話,他說,中國過去發展工業,主要的辦法是砸錢,比如修橋、修路、修房子,但芯片這類需要創新的領域,「錢砸下去不起作用」,這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科技創新不是錢能解決的,最重要的是「人」,是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什麼創新才最根本?基礎理論研究。

這個採訪共計2萬餘字,發人深省。在貿易戰背景下,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圍堵,尤其是對中興、華為等科技企業的定點打擊,讓中國國民意識到「自主創新」的重要性。而華為幾十年來投入創新研發的資金遠超世界各大上市企業,從而能在美國國家機器的打擊下可以屹立不倒,更加印證了創新能力對一個企業的價值。

但究竟什麼才是自主創新,自主創新就是「從零做起」嗎,而任正非為何那麼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為何哀歎中國基礎理論的欠缺,中國未來要怎麼做?這成為華為戰役帶給中國民眾的一次精神洗禮。

自主創新所說的創新能力,不僅僅是某個技術層面,而是為一切技術創新提供理論基礎的重大理論創新能力,是一切基礎科學的理論突破,才能為技術應用層面的突破提供強大的支撐。比如華為的5G技術領先世界,但其靈感或者說其理論指導,是從十多年前土耳其的一位數學教授Arikan的一篇數學論文中得到的。Arikan教授發表這篇論文兩個月後,就被華為發現,並開始以這個論文為中心研究各種專利,先後共投入了數千人的研究隊伍。而十年之間,華為將這位土耳其教授的數學論文轉化成了現在的5G技術和標準。

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恐怕再提升都不為過。沒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神經學等一系列最基礎的研究學科的突破作為基礎,就不會有真正的世界意義的科技創新。任何一項小小的技術創新背後都包含著多種學科的交叉應用。

這就需要國家和社會轉變過度功利的教育理念,以經濟和實用為導向的教育,過於重視教育對專業性、實用性人才的培養,而對基礎理論學科遠不夠重視。這或者是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整個社會太容易被市場中過於便捷的利益變現所吸引,紛紛投入到投機的活動中去,而沒有耐心去忍受寂寞做基礎理論研究。但另一方面,也恰恰說明,做基礎理論研究沒有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研究人員沒有得到足夠的經濟回報和社會榮譽,才導致了人才的流失。

因此,在中國的發展已拋棄了集成組裝的製造業階段,在步入創新模式的未來,能夠決定中國走多遠的因素,主要就是人才,是教育。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導向要從實用和技術轉移到對基礎理論教育和研究上。

但所謂「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基礎學科的積累和人才的培養需要很長的週期。但重要是加快進行。而在當今中國基礎理論如此薄弱,科研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的情況下,「自主創新」不能錯誤地理解為搞「閉門造車」,與世隔絕,而應該與世界前沿的科技進行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能實現跨越。

這就要求,不論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和貿易打壓如何嚴酷,都應該始終如一,堅定地擴大對外開放,改革國內的政策環境,吸引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優秀科學家和科研人員來中國,支持他們進行創新和研究。

中國還可以在世界各地建立創新基地,支持當地的科學家進行研究,進行「跨國創新」。正如華為所做的,在世界各國建立了幾十個科技研究所,與國外的科學家進行合作。

中國民眾在貿易戰的殘酷環境下,明白了自主創新的生死攸關性,難能可貴。但自主創新不能被民粹主義綁架,淪為「封閉自守」,孤立於世界,而應一如既往地擴大對外開放,吸引更多優秀的科學家來中國,同時將培養自己的基礎理論學科和研究人員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扭轉重實用,輕理論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5-23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