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忍便意 易增大腸癌風險


習慣性抑制排便,會增加罹患痔瘡、大腸癌等風險;專家強調,當便意來時,就是最好的排便時機。

(綜合外電報導)便意來襲時,常常會選擇忍住嗎?這樣做可能會傷身!據外媒《The conversation》報導指出,習慣性抑制排便的衝動、增加食物在腸道的時間,會增加罹患大腸癌、大腸憩室、痔瘡、肛裂、直腸脫垂的風險。專家強調,最好的排便時機就是便意來襲時。

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榮譽教授、胃腸病學家維西(Martin Veysey)表示,嬰兒通常想上廁所時,就會直接上,但隨著年紀增長,會逐漸學習如何忍耐便意。學會控制自己的腸道,是發育中的重要事項。

當不適合上廁所的時候,人們會選擇暫時忽略這股便意,有時能讓便意暫時消失。但若習慣性忽視便意,可能會導致以下症狀:便秘、腹痛、不可預測的排便習慣、腹脹,也可能會讓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變長。

食物通過腸道的時間變長,會導致生活品質下降,維西強調,食物在腸道停留時間越長,就越容易發酵、被分解,可能會導致脹氣。較長的腸道停留時間也與某些胃腸道疾病有關,包含:大腸癌、大腸憩室、痔瘡、膽結石、大腸瘜肉。

那要如何知道食物停留在自己體內的時間有沒有過長呢?維西表示,突然且非常緊迫的便意、腹瀉、便秘,這些症狀都可能食物在體內時間過久的徵兆。但也有一個簡單的測量方法,只需吃一些新鮮玉米粒,然後在排便時注意,什麼時候能看到玉米粒,一般來說應在約8至24小時內出現。

維西提醒,可以透過增加飲食中纖維及液體、規律運動,來改善排便習慣,但最重要的是,當便意來襲時,應順從身體的本能。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2-05-17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