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臨期食品 市場規模超800億


 (綜合報導)大陸臨近到期食品熱潮從2012年左右崛起後持續不衰,至今許多新成立臨期食品情報討論期往往1個月就可以吸引數萬人加入,甚至還有專做臨期食品的App,撿便宜心態是興起主因,粗估市場規模超過800億人民幣,而且不只消費者可省錢,臨期食品店業者也賺暴利,最多甚至可以做到毛利率70%。

所謂臨期,其實離保存期限到期都還有段時間,例如依據北京市工商局標準,保存期限18個月食品,到期前40天是臨界期;12個月或以下食品,到期前20天是臨界期。大部分超市、便利商店如果沒有打折促銷活動,大部分會在製造日期過40%左右就退貨給供應商,這是由於2012年大陸國家工商總局規定,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食品應向消費者做醒目提示。

臨期食品市場最主要產品就是零食,特別是進口食品,社會新鮮人、學生更是主要客群,近年興起的團購跟網路直播帶貨也幫助市場成長。有人是朋友推薦,也有人是在找外國零食時剛好發現只有臨期貨,吃過也沒發生什麼問題,從此習慣買,就像某些臨期食品討論群標榜口號:「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投入臨期市場經營的,有食品供應商自營,也有二手商。特別是二手商因為貨品種類多更有吸引力,加上定價空間大,獲利可觀。有人舉例,一批50萬元的臨期巧克力,可能只要3-4萬元就能買進,出售卻可能獲得15萬,雖然定價上有越近到期越便宜這種規則,但只要透過賣得好的定價高和多進貨、賣得差的少進貨就可以提高獲利。

看似就是供應商虧損,消費者、二手零售商雙贏的產業,其實也有不少風險。由於臨期食品特性,業者應對風險能力當然不比一般食品供應商,進貨策略失誤也幾乎沒有可以轉移損失的對象,被消費者質疑偷改產品製造或保存日期的聲浪也一直存在。此外,熱銷商品不保證有貨無法穩定延續營收成長,市場臨近飽和也是潛在危機。

商業觀察部落格「豹變」認為,只要「打工人」(工時長、工資少的受雇者)存在,臨期食品市場必然不會缺少客戶,食物最好的結局仍然是被吃掉,而非銷毀。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0-11-28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