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心房顫動 慢性病婦腎中風


(本報綜合報導)58歲的劉女士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一直都有規則服藥控制。6年前開始,偶爾心跳加快、胸悶及冒冷汗,但檢查都未發現異狀。

但今年6月騎車買菜時,突然左腰疼痛,她趕緊就醫檢查,發現是心房顫動引起「腎中風」,立刻轉至台中榮總治療,在發病8小時內,接受導管取栓手術,才成功保住腎臟。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任吳茲睿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卻常被忽略,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共病,國內目前約23萬至50萬人罹患,每年約新增2500個病例。

台中榮總心臟電氣生理科主任謝育整指出,心房顫動會使心房無力收縮,無法將血液完全排出,容易在心房內產生血塊,一旦跑到肺臟或腦血管,會引起腦中風或全身性栓塞;少數也可能跑到腎動脈,造成腎臟梗塞(俗稱腎中風);如果心房顫動沒有服藥控制,1年內有2%到5%的中風機率,服藥後則能降到1%。

心房顫動服藥控制 可降低中風

謝育整說,心房顫動隨著年紀大和罹患「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發生率增加。很多患者不自知,提醒出現心跳加快、心跳不規則,合併心悸、胸悶症狀,應及早至心臟科就診,找出問題後規則治療,才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謝育整表示,心房顫動經評估有中風風險,應服用抗血栓藥。傳統藥物「可邁丁」可降低20%至60%中風機率;近年新型口服抗凝血藥如「普栓達」等4種藥物,不僅大幅降低中風機率,也降低出血、減少藥物和食物交互作用,現在有條件健保給付;如果服藥效果不佳,可考慮接受電燒手術,積極矯正心律。

劉女士除了服藥控制心房顫動,也服用抗凝血劑,防止血栓生成。她說:「還好保住腎臟,心臟也不再亂跳。」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0-08-1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