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千年皇宮,造十億豪宅:這群蘇州人,憑什麼影響中國建築?



(綜合報導)北京故宮,中國遺存至今最大的古代建築群。
蘇州園林,中國江南園林的代表。
二者從時空距離到感官都似乎都找不出任何關聯,但是它們背後,卻都閃現著同一個身影,那就是有600多年歷史的「香山幫」。
這個香山,既不是北京的香山;這個幫,也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幫會組織。他們,是一群匠人、一個建築流派,是一代代史書上沒有名姓,卻把歷史堆砌到今天人們眼前的人。正是有了他們,我們才能看到600年前的故宮、天安門、蘇州園林,也許只有他們,才能讓下一個600年的時候,我們的後代還能一睹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的精巧。

建天安門的蘇州人

2017年,CNN評選出了年度全球十大豪宅,第一名竟然是一座名叫「桃花源」的中式建築。
「桃花源」售價10億元,建造者,正是「香山幫」。
「香山幫」在中國傳統建築行業裡可是大名鼎鼎,他們擁有600多年的歷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名作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天安門、故宮三大殿。
2019年,故宮博物院監製的劇集《故宮如夢》亮相,這部劇集講述的就是「香山幫」開山鼻祖蒯祥營造故宮的故事。這位吳縣香山(今蘇州胥口鎮)人,和他的父親還有眾多老鄉,一起被徵召到北京去修建皇城。他以精湛的技藝折服了皇帝,被稱作「蒯魯班」,最後甚至做到工部左侍郎的二品官。《明宮城圖》中保留了香山幫鼻祖蒯祥的畫像。他和來自蘇州的這些能工巧匠,也叫響了「香山幫」的名號。
從此,「香山幫」成了中國傳統建築界中一個重要的流派,綿延至今。
其實,在「香山幫」成名之前,無數手藝精湛的蘇州工匠,早已把「蘇派建築」形成了體系,並且建造出了滄浪亭、獅子林等流傳至今的名園。
香山幫的營造風格也成了「蘇派建築」的代名詞。
在千百年後的今天,「香山幫」仍在用傳統技藝,延續著中國建築之美。遠隔蘇州千里之外的西藏,從1989年第一次修繕布達拉宮開始,一半的維修任務,都是交給「香山幫」的匠師們完成。
「香山幫」的匠人們,還把中國古典建築原汁原味地搬到了大洋彼岸。
1978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代表團來中國,希望能移建中國園林。
香山幫的工匠以蘇州網師園為藍本設計了「明軒」。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只有30米長,13米寬的空間裡,楠木軒房、曲廊、假山、半亭一應俱全,當時前總統尼克松看了讚不絕口。「明軒」於1981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第一個落戶海外的蘇式園林,建成後就成為紐約城裡的東方盛景。

「香山幫」絕技

蓋得了皇城,建得好園林,「香山幫」成了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中的重要流派,也因此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說起「香山幫」在中國傳統建築界如何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個原因自然是歷史悠久的傳承。
史書上雖然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於香山」的記載,但是史書只會描繪名園的盛景,卻不會記錄營造工匠的姓名。
所謂的「香山幫」,是對今天蘇州胥口、光福附近營造匠人的一個統稱。雖然香山幫揚名立萬是在明朝,但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蘇州周邊就出現了許多擅長精細建築技術的工匠。
到了唐宋時期,江南的經濟蓬勃發展,達官顯貴大興土木興建園林,給「香山幫」的興盛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早在明朝皇帝朱棣召集「香山幫」修建故宮之前,北宋皇家就曾在蘇州設置應奉局,專門徵調能工巧匠北上營造府苑。

鼎盛時期,「香山幫」的匠人多達5000人以上,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修建故宮名聲大噪,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蘇州地區在當時是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僅蘇州城內的私家園林和庭院就有280多處。
正是有了市場需求,「香山幫」的工匠逐漸形成了一個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疊山匠、彩繪匠等分工明確的營造業群體。
他們沒有具體的組織機構,實際上又有分工明確相互協作的巨大合力。
讓「香山幫」在傳統營造行業擁有份量並且不斷傳續的第二個原因,是這種模式造成的一切憑「技術」說話的專業性。
「香山幫」的成員們有活就聚,沒活就散。能把各門類的能工巧匠臨時聚集在一起,需要一個核心人物,那就是「把作師傅」。
通常帶頭的「把作師傅」都是德高望重、技藝精湛的老師傅,除了指揮施工、承擔技術和經濟責任之外,更要對「關鍵技術」把關甚至親自出手。這樣的合作模式決定了,在「香山幫」的匠人群體裡,一切都要憑手藝說話。
就像前面說的蒯祥,他除了精通各個工種,甚至「能目量意營,準確無誤」,僅憑目測和實際建造出的房屋也幾乎絲毫不差。
手藝是決定一切的基礎,想在「香山幫」立足或是有所建樹,必須要有過硬的真本事,這也促使香山幫的工匠們,對技術的推崇和學習,有了發自內心的動力。
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香山幫」的頂級匠人,除了手藝出眾,更是要懂得天文地理,有深厚的文化和美學素養的人。
就拿民國時期「香山幫」的代表人物姚承祖來說,出身木匠世家的他,祖父著有《梓業遺書》,而他原著的《營造法原》至今還是「香山幫」的一部「寶典」。
這本書是他當年在大學講授建築學的講稿整理而成,是唯一記述江南地區代表性傳統建築做法的專著。
正是因為「香山幫」一代代匠人擁有深厚的文化和美學素養,才讓他們手下誕生了故宮三大殿、獅子林、拙政園這些精美絕倫,讓人流連的文化遺產。

沒落之後的重興

明清兩代鼎盛一時的香山幫,卻在近代走向沒落。其中原因,與時代變遷境遇息息相關。一是連年的災禍,動盪的社會讓香山幫祖祖輩輩靠子承父業、師徒傳授的秩序被徹底打亂。清光緒初年,香山幫營造的業務低迷,匠人們也只能回家種地,在農耕之餘從事本業。二是蘇州近代被迫成為通商口岸,加上西學東漸,西方建築文化逐漸滲透,擠壓了香山幫和中國傳統建築的地位。洋樓成了時髦,中式建築被人鄙棄,香山幫的工匠更是少了用武之地。三是人才流失和斷層。其實在民國中期,香山幫曾經有過短暫的復興,據《吳縣城鄉建設志》統計,當時吳縣香山幫工匠人數在2000人以上,占當時全縣建築工匠總數的60%。可惜好景不長,到1940年代,因為社會經濟衰退,當地的營造廠已經只能僱用三五個人,做一些簡單的維修工程了。
直到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重現活力,香山幫才又重回人們的視野。
1980年代,蘇州鄉鎮紛紛成立建築隊,僅吳縣就有22000多人從事建築行業。香山幫匠人這個群體再度登上歷史舞台。
表面繁榮的背後,是香山幫和傳統古建技藝後繼無人的危機。
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之初,到2009年香山幫營造被列入非遺,雖然中國房地產市場中傳統古建越來越火,但是真正掌握香山幫營造技藝精髓的人,卻越來越少。
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時代,學藝時間長,收入又不高的手工匠人很難融入社會,年輕一代有更好的職業選擇,自然很少願意去學習傳統的建築工藝。
就連香山幫鼻祖蒯祥的後代,也漸漸不再從事這種傳統工藝,轉而經商。
此外,想得到「真傳」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營造技術容易學,可技術背後對蘇派建築文化和藝術內涵的理解,對香山幫營造技藝的文化寓意,對自然、人文的解讀,才是香山幫的真正內涵。
缺少耳濡目染的熏陶,充其量只能是工,而成不了匠,更不用說成為大師了。
非遺傳承人主講的香山幫非遺文化公開課,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關注
2018年發佈的(2014-2018年)全國傳統建築行業數據指標中,傳統建築行業人均產值為48.75萬元。雖然整體是增長的趨勢,但在整個建築行業中處於偏下水平。
企業平均職工數量62人,擁有中級以上職稱人數44人,占比65%,企業管理者平均年齡57歲,人才流失率0.8%,這也反映了傳統建築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人才結構不太合理,人員流動性小,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現象。
市面上的仿古建築,雖然施工者多打著香山幫的名頭,可無論從營造工藝還是形制,都徒有其表,而缺失了其中的文化意蘊。
好在,重新振興香山幫,現在天時地利人和都有了。
首先,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迅猛,2017年的數據顯示,發達國家文化產業普遍佔到GDP的15%左右,美國甚至超過了20%,而中國則剛剛超過3%。這個差距的背後,蘊藏著一個廣闊的市場,這無疑為香山幫通過營造技藝展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提供了強大的物質載體。
其次,蘇州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讓香山幫的再度振興有了生根的土壤。作為明清時期全國經濟、文化中心,蘇州的文化遺產資源極為豐厚,蘇州園林和大運河兩個世界遺產,都與香山幫的興盛有著密切的關係。
從蘇州走向世界的建築大師貝聿銘,就是在那時還是貝家私人宅院的獅子林裡成長起來,他從香山幫營造的園林中發現了人與自然共存的道理:人以創意為自然添色,而自然也激發人的創作靈感。我的作品也體現了這一精神。從建築最初的設計,經過施工最後竣工需要幾年時間,這漫長的過程如同庭園中的造石。
如今,當代的蘇州青年,也逐漸對這傳承了千百年的香山幫營造工藝產生了興趣。他們中,既有因為興趣而拜師的80後、90後,又有香山幫營造團體與蘇州大學合作培養的大學生。對傳統技藝的嚮往和傳承,則是他們共同的志向。

在市場中傳承

從香山幫的興衰歷史不難看出,經濟對它的繁榮具有決定作用。
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香山幫營造傳承中,非遺大師舉行收徒儀式
蘇州的香山幫營造團體,也為自己的發展想好了去路,向文化產業的方向延伸,把設計、咨詢、施工各個環節連接起來,實現一條龍服務,更好地走向市場。
就拿第一豪宅蘇州「桃花源」來說,能賣出10億元的天價,靠的不僅僅是情懷,還有文化。
據說,「桃花源」復刻了宋朝蘇州平江古城的規劃理念,南北主軸、東西水巷、八座園林和「春夏秋冬」四季院,32間臥室全部朝南,為了保證最佳采光。
更為難得的是,「桃花源」全部採用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的方法構建,大到建築、庭院、平台、假山,小到簷口木雕、欄杆、油漆磚瓦,從造型到工藝都和古法對應,有據可查,有典可循。
開發商造出了獨一無二的豪宅,消費者買到了心儀的房子,香山幫施展了手藝,獲得了效益,也傳承了文化。
一千年前建皇宮,現在造豪宅,香山幫的傳承,不能空喊口號,更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融入市場的大浪大潮中。
Tip:
蘇州香山幫是中國古代建築技藝的代表,在現代建築方面,則是同省的南通做到了全國第一。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0-07-06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