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考驗華埠:保持傳統還是擁抱變革?


(綜合報導)合記飯店(Hop Kee)是一家開在地下室的粵菜小館,提供9.50美元的蝦仁撈麵。華園四川(Hwa Yuan Szechuan)是一家有三層樓的高級餐廳,豆瓣魚的價格為45美元。兩家餐廳在曼哈頓華埠都有悠久的歷史,而且都非常抵觸送餐應用。

合記的所有者負擔不起這種服務的高額費用。67歲的華園老闆唐承烈則說,吃他家的菜只能在一個地方:華園。「我不希望人們吃的食物是冷的,」他說。「這不是我的風格。」因此,當新冠疫情導致所有堂食關閉時,幾乎沒有人能夠吃到他們的食物,這迫使他們直面餐廳現代化和適應能力的棘手問題,從而可能改變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的商業。

自1870年代成形以來,華埠一直設法保留工薪階層移民的特色,即使它周圍的幾乎每個街區都在因富有而轉變。但是,正是那些華埠所保持的歷史傳統使其已成為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街區之一。現在,經濟上的痛苦加劇了長期存在的代溝,年輕人認為華埠要生存就必須與時俱進,而老一代則擔心華埠會變成一個主題公園,充斥著適合發Instagram的甜點和18美元一杯的融合亞洲風味雞尾酒。

由於與病毒關聯的反華仇外心理和旅遊業的放緩,華埠在1月中國農曆新年——通常是最繁忙的季節——之前,人流量已經急劇下降。當紐約市在3月被封鎖時,大部分客人都待在家裡,導致華埠老式商店的問題尤其突兀。

許多商家無法依靠送貨或路邊自取——這些是近幾個月來企業被唯一允許的交易方式。(6月22日,該市開始允許有限的店內購物以及在華埠極少見到的戶外用餐。)根據地圖技術公司Live XYZ的分析,華埠只有38%的店面擁有網店,而較富裕的街區——例如西村——則超過70%。

根據點評網站Yelp的數據顯示,華埠近三分之一的餐館只收現金,而且大多數都由於費用問題而拒絕使用送餐應用。他們習慣於一種依靠大量出售低價位菜肴的商業模式,例如向本地居民和工人出售7美元的湯麵。一些企業,例如由同一個家族經營了50年的合記,堅持著自己的立場。餐廳的收銀台和服務生的制服從1970年代以來就一直沒有變過。合記不能刷信用卡。

在疫情之前,能夠容納160名食客的合記在週六晚上通常爆滿。現在,它每天只接到大約20個由食客親自打合記電話下的外賣單。「如果你是要一直做下去,這與錢無關。」現年56歲的老闆彼得·李(Peter Lee)說。「如果你很傳統,人們會覺得更地道。數字世界裡是沒有地道可言的。」包括華園在內的其他餐館都在迎接iPhone時代,通常是在年輕一代的敦促下。

在這個國家的烹飪歷史中,華園有著特殊的地位——唐承烈的父親被尊為給美國人帶來麻醬涼麵的廚師。在封鎖之初,唐承烈的兒子——今年35歲的唐逸仙——堅持要求餐廳註冊送餐應用。現在人們可以通過Grubhub和DoorDash下單華園的菜品。

在投資銀行工作的唐逸仙說:「我們基本上是強迫他接受。」疫情期間,這家餐廳蒙受了100萬美元的損失,但唐承烈說:「至少還有希望。」

華埠各行各業都面臨著類似的選擇。專營海鮮乾貨和中草藥的特色食品商店寶榮行的客流稀少,因此37歲的吳小雪(Sophia Ng Tsao)勸說在1980年代開店的父母開通一家網店。「客戶群多元化並吸引年輕的客戶很重要,但我們會緩慢而自然地進行,」吳小雪說。「對於任何跨越代際的企業來說都是很艱難的。」

在病毒出現之前,走進華埠的某些角落是難得的曼哈頓體驗,感覺自己瞬間到了另一個時代的另一個國家。人行道上到處都是駐足在街頭小販和海鮮市場的遊客和當地購物者,喧鬧的氣息生動活潑。
4月疫情高峰期,一條條街道變成拉下金屬百葉門的幽靈小鎮。當6月22日這座城市的重新開放第二階段開始時,在華埠中心的勿街的三個街區上46家企業中,只有大約一半營業。人們在9美元的理髮店排起長隊,而其他商店內部昏暗,員工徘徊在門口。

社區倡導者稱,由於最初缺乏文件譯文而造成的延誤,以及一些企業僅在紙上做會計記錄,許多企業無法獲得政府支持的緊急貸款。長期居民表示,他們能理解商家試圖通過擴大客戶群來求生,特別是如果這些客戶在探索該街區的其他商店。但他們也擔心,時尚的介入會把這個街區變成一幅華埠漫畫。
「他們的確吸引了一些不尊重文化或不懂得欣賞的人群,」在華埠生活了一輩子、現年68歲的傑夫·李(Geoff Lee)說。「他們更多地把華埠看作是新鮮體驗,而不是一種真實的身份認同。」也許沒有哪家商家像南華茶室那樣突破邊界,並引起鄰裡爭議。南華茶室於1920年開業,並於2011年由前任所有者的侄子鄧偉接管。「我被人說成是叛徒,」41歲的鄧偉說。「也有人說我是一縷曙光。」

在南華,一份四個的蝦餃定價6美元,是附近其他一些地方的兩倍。疫情暴發前,這家店是高檔餐廳外送應用Caviar上為數不多的華埠餐廳之一。南華還在Instagram上推銷自己的瓶裝辣椒油,就好像推銷新款運動鞋一樣。

鄧偉說,疫情暴發期間,南華茶室開始在網上銷售速凍餃子,這幫助公司在本季度得以維持業務。他希望自己即將出版的烹飪書能在秋季提供類似的緩衝。他說,華埠商戶如果能夠吸引亞裔以外的顧客,就能更好地抵禦疫情。「改變是不可避免的,」他說。「你不蛻變,不做得更好,就會被拋棄,然後死掉。」

關於華埠面臨的最大威脅,人們的意見很一致:商戶可能會永久性關門。漣漪效應可能迫使小業主向企業房地產公司出售房產,這將拉高租金,並且可能帶來對移民居民毫無益處的商店。傑夫·李的家族自1920年代起就在勿街擁有房產。他說,其中一個租戶是一家美容用品店,已經至少三個月沒交房租。

開發商打來電話,詢問這家人是否願意出售該房產。(傑夫·李的兄弟簡[Jan]說他們沒有同意。)這個社區坐落在曼哈頓下城的昂貴地段,周圍住著蘇豪區、翠貝卡和金融區的富人。「我們擔心疫情會讓這種遷移過程更容易發生,」51歲的孫儀文(Jill Sung)說,他是國寶銀行(Abacus Federal Savings Bank)的首席執行官,這家社區銀行最早的分行就位於華埠。「我們不希望一切在一夜之間消失。我們的歷史在哪裡?這樣的遷移會破壞這種聯繫。」

這個社區的華裔居民已經在流失,儘管全市範圍內,華人和亞裔人口在不斷增加,許多人定居在布魯克林的日落公園和皇后區的法拉盛等較新的聚居地。

人口普查局最近五年的調查顯示,華埠約58%的居民是亞裔,較2000年的69%有所下降。當地企業也在為這一帶正在變成退休社區的前景而苦惱。留在華埠的亞裔當中,唯一出現人口增長的年齡段是65歲及以上。

這一帶餐廳的員工往往年紀較大,而且住得離華埠很遠,這也為商家重新開張帶來了挑戰。
金豐(Jing Fong)是一家擁有800個座位的小吃店,其第三代經理藍兆文(Truman Lam)說,疫情期間,餐廳直到本週才開始推出外賣,部分原因是許多員工處於高風險年齡段,不願乘車通勤。

35歲的藍兆文說,員工構成也讓餐廳難以升級電腦系統,比如讓系統接受禮品卡。「就好像教父母用iPhone,」他說。35歲的肯尼斯·馬(Kenneth Ma)的家族在華埠開了40年的眼鏡店,他一直在推動業務的無現金化,但家人擔心這樣做會趕走依靠他們進行眼科檢查的老鄰居。

華埠眼鏡店和勿街眼鏡店等店鋪成功地跨越了古老與現代的界限。他們既出售時髦的塑料鏡框,也出售價格適中的金屬鏡框。所有員工都會說普通話、粵語和英語。

肯尼斯·馬最近為勿街眼鏡店的網站聘請了一名搜索引擎優化專家,並且正在開發一種讓客戶可以在家裡試戴眼鏡的方法。他說,在疫情減少了年輕專業人士的客流後,他的母親和叔叔開始接受這些變化。「我們總是問,我們是在為誰服務?」肯尼斯·馬說。「我們為所有路過華埠的人服務——不管他們是住在這裡、來這裡吃飯、還是週末過來看看。改變總是會有的。」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0-07-06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