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成為都市通勤新寵兒

(綜合報導)除了自行車之外,還有一顆交通工具界的新星:電動自行車。它搭載電池、(在美國)不需要駕照、騎行更省力也可以騎得更遠,很有機會成為都市通勤新寵兒。
「我堅信電動自行車將在未來10年內徹底改變世界各地的城市。」荷蘭自行車品牌VanMoof執行長卡利爾(Taco Carlier)說。
過去,電動自行車被視為老人專用的代步工具,但在當今的單車潮下,它也是當紅炸子雞。根據《紐約時報》,研究公司NPD Group的數據顯示,3月份電動自行車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5%。
《經濟學人》指出,騎電動自行車的體力門檻較低,也不會流很多汗搞得一身狼狽,適用的族群更廣,尤其適合通勤族。諮詢公司德勤(Deloitte)預估,電動自行車的銷量,將在2023年達到1.3億輛。
各國政府出錢出力,趁疫情推動「無車計畫」,鼓勵民眾騎自行車,既環保又健康,是件好事。就像歐洲自行車聯合會(European Cycling Federation)主席卡貝爾說的,自行車專門道這樣的基礎設施,是推廣單車文化的基礎,但衍伸出來的交通法規、停車位等問題,也有待所有民眾和政府共同創造更好的騎車空間。
巨大機械董事長杜綉珍 19 日表示,疫情影響全球通勤生態,就連原本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者也改騎自行車,同時,各國大力補助自行車,帶動自行車市場一片火熱。
巨大今天舉行股東會,通過 2019 年財報及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 4.6 元。巨大集團去年合併營收為 634.5 億元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 33.7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 9 元。
杜綉珍在股東會後記者會指出,因疫情影響,零組件運輸不易,產生斷鏈、斷銷、斷金問題,但早已透過給運輸業加價方式解決。她認為,8 月 7 日美國可能討論關稅豁免問題,所以趁著這個時點,能出貨的部分還是提前先出貨。
另外,雖然疫情蔓延,卻因為大量使用電動自行車,取代汽車通勤,使空氣變好,甚至原打算不要開車,改搭大眾交通工具的人,再進一步改騎自行車,這種新常態可望為自行車產業帶來商機。
巨大執行長劉湧昌表示,從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到新冠肺炎(2019 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通常疫情過後自行車會有更大需求,因此 4 月對上游零組件廠下單,已提前下到年底。
劉湧昌說,現在經銷商庫存極低,連 60 天都不到,例如南韓補助民眾購買自行車,讓市場在高峰運行,5 月的銷量補了 2、3、4 月因疫情下修的業績,
杜綉珍也說,英國政府提出讓民眾騎自行車,是降低健保費用支出的好方法,也推出補助民眾購買自行車措施。她說,電動自行車在歐洲銷量大增,但因中國銷歐有反傾銷問題,所以特別把銷歐電動自行車放在台灣生產,且最高階車種,關鍵產品都在台灣生產,再搭配歐洲匈牙利廠短鏈供應。
她認為,美國政府補助民眾購買自行車,也是銷量大增的原因之一,目前美國自行車市場供不應求,加拿大、法國等國也都有補助,市況同樣不錯。
另外,巨大匈牙利廠積極向當地政府申請綠卡,以便可以免關稅自中國進口零件至匈牙利,希望匈牙利新廠明年出貨30萬輛,未來每年出貨 100 萬輛。
劉湧昌認為,現階段不去越南設廠,而是直接去歐洲的匈牙利設廠,可發揮短鏈供應的優勢,比自越南銷歐,更有競爭力,當然若有必要到越南生產,也是一念之間。
若美國對台灣自行車祭出 301 條款,巨大只好少賺一點,但對歐洲市場則有一系列的整體規劃,包括匈牙利新廠在內的歐洲廠,就近短鏈供應,搭配具關鍵技術優勢的台灣廠銷歐等。
杜綉珍為 2019 年巨大的表現打 A-,她說因為其實可以做得更好;另外,數位還是做得不夠到位,像知名運動品牌耐吉的數位行銷,在疫情中打敗所有品牌;雖然提到向耐吉學習口氣比力氣大,但有夢最好,還是希望能夠做到。
巨大統計,第一季集團合併營收為 133.2 億元,較 2019 年同期減少 9.3%;稅前淨利 8.2 億元,年減 16.9%;稅後淨利 6.3 億元,年減 8%,每股稅後盈餘為 1.68 元。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0-06-2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