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特朗普起舞 默克爾反對制裁中國




(綜合報導)最近,因為疫情、華為、香港等問題,華盛頓在加緊與北京對槓。5月28日港版國安法出台,正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法律細則,美國對此反應強烈,華盛頓時間5月29日特朗普宣佈將準備取消對香港的特殊待遇,不再將香港視為獨立關稅區。
與特朗普不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反對與中國對抗,主張對話解決問題。5月29日德國政府表示,「考慮到新冠大流行的總體情況」,默克爾已經婉拒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邀請,不會赴美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31日特朗普宣佈G7峰會推遲到9月舉行。俄媒5月30日披露,特朗普和默克爾最新通話時,兩人因對華關係等多個問題發生激烈爭論。
5月29日,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在香港問題上影響中國的最佳方式,是歐盟團結一致做出回應,並與北京方面保持對話。當被問及對華實施制裁的可能性時,馬斯告訴記者,「我認為過去的經歷已經表明,最重要的是與中國進行對話。」顯然,德國不想追隨瘋狂的特朗普,非理性的干涉中國內政與中國採取對抗的政策,這不符合歐盟和全人類的利益。
默克爾是如何看待中國的?5月27日她在歐盟理事會外交安全政策會議上的講話,可以一窺究竟。默克爾在講話中,多次提到了中國的重要性,強調與中國的關係必須成為外交重點,不僅在貿易範圍內,要有決心承認中國在國際機構當中佔有的一席之地,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以及衛生安全領域,也可以而且必須與中國更進一步的合作。
可見,默克爾充分知曉中國的重要性,「有決心」承認中國的國際地位,並願意與中國「進一步合作」。作為歐盟內的第一大經濟體和下一任的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對中國的態度自然會影響整個歐盟。所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5月29日雖然在記者會上對香港局勢表示了擔憂,但他也明確表示「制裁不是解決之道」。
默克爾與歐盟為何不追隨美國制裁中國,而願意與中國對話來解決雙方的矛盾與分歧?原因應該包含三個方面,一是中國是德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與中國合作符合德國和歐盟的利益。2019年中德貿易額達2,057億歐元(1歐元約合1.11美元),連續4年位居第一;2019年中歐貿易額為7,08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的7,864億美元排在第二位。緊密的經貿聯繫讓中國和歐盟形成利益共同體,合作共贏是對雙方最有利的選擇。
二是歐盟不謀求霸權,與中國沒有戰略衝突;並且歐盟是人類現代文明的發源地,智慧發達,比較有包容力,能夠容納中國的崛起。與美國幾十年來稱霸全球,並力圖維護自己的霸權地位不同,歐盟早已對稱霸世界沒有野心,並且以過來人的身份多了一份從容和雅量,能夠用平常心看待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發展進步,所以「有決心」接納中國的崛起。
三是中歐雙方有共同的全球化發展目標。中國向來是一個追求和平的國家,從來不謀求全球霸權,而是希望與包括歐盟在內的所有國家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於推動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與歐盟的全球戰略是基本一致的。反而是美國特朗普政府近幾年逆全球化而動,滿腦子「美國優先」,不斷搞貿易戰,從全球各組織退群,嚴重阻礙了地球村的進一步融合發展,這是歐盟不希望看到的景象。歐盟與中國合作共推全球化,有利於反制美國的單邊主義,維護全球經濟、貿易的穩定發展。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0-06-01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