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威脅德國經濟


(綜合報導)隨著電動車風潮崛起,全球汽車業逐漸將業務重心由傳統燃料汽車轉至電動車,此一趨勢引發德國官員與業界高層擔憂,他們認為國內大型車商與供應鏈業者恐來不及因應此變化,不僅導致該國在電動車領域落後他國,更可能衝擊就業市場、政府稅收與經濟成長。

電動車組裝不像傳統汽車那般複雜與勞力密集,卻十分依賴新穎技術。在各國之中,以大陸與美國發展電動車技術最為積極,未來恐對德國汽車業帶來極大威脅。

特斯拉 向德商宣戰

以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為例,執行長穆斯克去年11月宣布要在德國首都柏林附近打造歐洲首座電動車生產中心,與德國汽車製造商對決意味濃厚,部分保守媒體甚至將此舉形容為「穆斯克正式宣戰」。

德國政府對於此計畫樂觀其成,聲稱這足以證明「德國是製造汽車最棒地點」。分析師則認為,德國車商過去在燃料汽車表現可圈可點,特斯拉來勢洶洶可望提醒他們在電動車領域的不足。

事實上,德國車商對於電動車崛起戒慎恐懼,深怕落後其他對手。這種擔憂情緒在汽車大城斯圖加特(Stuttgart)特別明顯,尤其是此時正值德國經濟放緩之際。斯圖加特位於德國西南部的巴登-符登堡邦(Baden-Wurttemberg),賓士母公司戴姆勒、保時捷的總部均設立於此。

該邦經濟部長霍夫邁斯特.克勞特(Nicole Hoffmeister-Kraut)表示:「我們內心非常擔憂。德國與美國、大陸間的競爭加劇,我們希望能夠維持汽車產量並保全當地工作機會。」

顧問公司AlixPartners預估,燃料汽車在新車銷量的占比將逐年降低,從如今的95%降至2030年的56%。其中以歐洲下降幅度最大,原因在於該地環保法規日趨嚴格。

據德國就業研究所預估,若電動車2035年在新車銷量的占比達23%,那德國產出將損失200億歐元(約224億美元)產出,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下跌0.6個百分點,並造成汽車業約13%的勞工失業。

e化技術趕不上潮流

德國汽車業全國雇用約87萬名勞工,其中近半數集中於斯圖加特。德國高度依賴汽車業,該產業帶來大量工作、提高全國經濟產值並貢獻大筆稅收。但這也意味著,汽車業一有風吹草動便會波及德國經濟成長。

事實上,電動車風潮影響的不只是德國,整個歐洲大陸都難逃衝擊。數據顯示,全歐洲共有309間汽車生產與組裝工廠,其中有72間專門製造汽車引擎。

汽車業為歐洲帶來1,380萬個工作機會,約占歐盟勞工總數的6.1%、製造業職缺的11.4%,此數量相當於美國汽車業勞工的兩倍。

電動車時代即將來到,但汽車零件等供應商的準備卻遠遠落後。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分部主管齊茲伯格(Roman Zitzelsberger)引述調查指出,若內燃機引擎時代正式終結,巴登-符登堡邦約39%供應商表示對於未來感到茫然。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20-01-21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