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用冰塊降溫 反加劇傷害


(本報綜合報導)日前有位4歲女童因豆漿打翻造成全身40%的2度燙傷,傷勢集中在前胸、後背、四肢,受傷範圍過大且錯失急救時間。 兒童燙傷基金會與遠見民調中心訪查發現,國人雖知道「沖脫泡蓋送」,卻不知道要「沖」、「泡」多久,甚至許多家長誤以為用冰塊敷在傷口上,可以快速「降溫」,但其實冰塊讓血管收縮,恐怕反而加劇傷口深度。兒童燙傷基金會指出,兒童燙傷事件不斷上演,衛生署統計,台灣1到14歲兒童死因中,意外事故傷害排行第一,其中又以燒燙傷為最常見憾事。 針對全台500位育有18歲以下孩子的家長進行訪查發現,雖有高達99.2%的家長聽過「沖脫泡蓋送」處理燙傷的5步驟口訣,卻有高達近8成家長不知道沖水時間需要15至30分鐘。

沖水需要15至30分鐘

另外,近4成家長不知道「送醫前將傷口泡在水裡」,有3成不知道「燒燙傷傷口應用乾淨布蓋住」;許多家長誤以為燒燙傷的傷口須保持乾燥或透氣,也不知道「燒燙傷的傷口是可以包紮的」。

馬偕紀念醫院外科部主任董光義指出,兒童燙傷有8成發生在家裡,8成傷者年齡介於1至2歲,且燙傷發生多為熱飲所致,如熱茶、咖啡、熱湯等,光是一杯熱茶就足以造成一名1至2歲的幼兒體表10%燙傷,因此家長使用熱源務必小心。

董光義進一步指出,兒童燙傷時,很多家長會用「涼涼的」東西擦在兒童的傷口上,常見如酒精、牙膏等,但這些物品僅會造成刺激,對降溫沒有幫助,甚至恐使後續治療更複雜。另外,也有家長會使用冰塊降溫,但冰塊會讓血管收縮,反而加劇傷口深度。

兒童燙傷基金會董事長張文瀚也提醒,兒童燙傷時,許多家長會很緊張送到醫院急診,有時反而錯過原本可降低嚴重等級的黃金時間。呼籲家長要確實做好急救步驟,將受傷部位以流動的室溫水沖15分鐘以上,並在沖水時逐漸脫去兒童的衣物,泡水也需15分鐘,以降低皮膚表面熱度,才能降低熱度延伸造成的傷害。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12-1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