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女生受邀觀摩諾貝爾獎頒獎,曾獲國際科創大賽一等獎



(上海十一日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經濟學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高三學生胡詩成受邀觀禮。
很多人肯定會好奇,年紀輕輕的她為什麼能獲得這個難得的機會,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
今年五月獲國際科創大賽一等獎
胡詩成的觀禮資格來自她於今年5月參與的一項比賽--第70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以下簡稱 ISEF),這個比賽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學競賽「小諾貝爾獎」的美譽。
胡詩成在比賽中不僅摘得能源化學學科一等獎及學科最佳獎,同時獲得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獎,並受邀現場觀摩201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復盤整個參賽過程,胡詩成表示,在ISEF賽場布展時看到其他參賽選手製作的展板,才發現自己準備的展板其實並不佔優勢,準備好的演講也不夠吸引人。
當時的她心裡其實也有點慌,「這意味著我無法把項目最精彩的部分展示給評委」,面對當時的處境,唯一的選擇就是隨機應變。
胡詩成的研究課題是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為了讓評委更直觀地瞭解課題,她的解決方案是:在展位前另外貼幾張A3紙,在A3紙上用人工光合作用來更形象地展示自己的想法。
這個應急措施也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胡詩成回憶,上午的時候只有兩位評委來瞭解自己的項目,下午時她的展位前一共來了13位評委。

「到ISEF的時候,那些評委會問非常深入的問題」,胡詩成總結經驗時表示,賽前對課題的研究和理解都要做到深入,尤其是對於生物、化學學科的學生來說,在做出實驗結果後更要有深入的思考。
這種思考要讓實驗並不僅僅是得到實驗結果,而是能挖掘出更多的理論因素。
胡詩成介紹,自己做完課題之後曾閱讀幾百篇文獻去挖掘實驗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
初三起自學大學化學
胡詩成對化學的興趣源於初二升初三的暑假,當時,她在母親的鼓勵下參加了美國的一個夏校,學生需要在三周時間內學完高中化學,但是胡詩成覺得這個過程對她來說非常輕鬆。
「學的越多,越覺得從分子角度看世界、研究這個變化的科學是非常有意思的。」
回國之後,她便開始接觸大學化學,由於所在的學校初中升高中是直升考,因而胡詩成也有充足的時間來培養自己的興趣。
高一時,胡詩成已經基本學完了大一和大二的理論化學。她經常在書上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知識,也產生了一些研究想法,但一直沒有機會去實驗室進行嘗試。
這個時候,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組織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簡稱「英才計劃」)進入她的視野。
這項計劃能夠讓中學生有機會進入大學實驗室去做實驗,胡詩成便積極報了名,如願加入復旦大學教授鄭耿鋒課題組,踏上了科研之旅,ISEF的獲獎課題也是由此而來。
在鄭耿鋒的指導下,胡詩成將電催化二氧化碳作為研究課題,利用課餘時間開展研究。
高一暑假結束後,胡詩成把暑假工作進展總結成一份30多頁的PPT匯報給鄭耿鋒,獲得了很多修改意見。
鄭耿鋒表示:「我是按照對研究生學術匯報的規範提出要求,原本並不期待一名高中生能把這些修改都完成。但出乎我意料,她僅用了兩天,就給出了一份幾乎全新的PPT匯報,很好地完成了我提出的那些要求。」
驚訝之餘,鄭耿鋒進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補充新的實驗表徵、對比數據等。
已是高二開學,功課和升學壓力比高一更加緊迫,但她仍然利用週末時間去實驗室完善課題。
胡詩成說:「導師教會了我如何像一個化學家一樣思考,如何去做科研。有的時候他的一句點撥就會讓我對相關領域的理論有更深入的理解,他的一句話可能也會讓我對下一個課題往哪個方向走有非常大的想法或改變。」
在胡詩成看來,學科競賽與科學探究各有魅力,是兩種不同的體驗,相比之下她更享受科研,希望今後的研究可以進行工業化應用,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及能源問題。
在今年10月底在上海舉辦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胡詩成也曾與頂尖科學家和青年科學家進行「頭腦風暴」。
她表示,無論是觀摩諾貝爾頒獎典禮,還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和自己仰慕已久的「科學大咖」面對面交流,都是非常不一般的體驗,會對自己今後的科學發展有所啟發。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12-1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