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人有三位「超級男性祖先」


(綜合報導)4萬年前生活在北亞的一種已滅絕的古人類丹尼索瓦人的全基因組被成功解析,在亞洲大陸上的現代人群中只有極低比例(約0.3%)的丹尼索瓦人的遺傳成分。反而在大洋洲的新幾內亞土著人群中發現了大約6%的遺傳比例,很有可能新幾內亞土著的祖先在遷徙途經中南半島時接觸到了丹尼索瓦人群體,發生了基因交流。古基因組學的這些研究成果說明,包括中國人在內的現代人類主體起源於非洲,而只有極少的遺傳成分來自於已滅絕古人類的雜交混血。

我們的祖先和尼安德特人混血之後繼續走向亞洲,經過了幾萬年的時間,到了距今9000年左右,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獨立發展出了農業,開始了非常穩定的定居生活,出現了人口的大規模增長。

科學家曾對中國的男性進行了大規模父系Y染色體測序分型,測序的好處在於可以知道所測區域上每個位點的突變情況,據此,科學家根據一定的突變率可以推算各個支系分化的時間,發現在中國人群裡有三個比較明顯的「星狀擴張」。

何謂「星狀擴張」?我們可以理解為,有三位超級男性祖先,他們娶了很多老婆,生了很多孩子,他們的孩子又生了很多孩子,這樣他們的Y染色體以他們為中心往外快速擴張開來,以致現今中國一半的男人都是他們這三個超級祖先的後代。更有趣的是,這三個星狀大擴張發生的時間分別是在5400年、6500年、6800年前,而中國北方全面轉入農業階段的時間也正好是在6800年前,這也與黃河中游的6900-4900年前的仰韶文化,黃河上游6000-4900年前的馬家窯文化,以及黃河下游7400-6200年前的北辛文化、6200-46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等的時間相契合。由此,我們認為這三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快速擴張的支系奠定了東亞的父系遺傳基礎,漢族甚至是中國人的傳承有著很好的連續性。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的農民是本土擴張的,與中國農業的本土起源是一致的。這與歐洲的情形不一樣,歐洲的農業是由近東的農民擴張而帶入的,同樣地,歐洲現有的大部分Y染色體支系也是由近東農民貢獻的。

人群遷徙和現代族群的形成

人口增長之後,當地的資源條件無法滿足需求,繼而出現人群的遷徙。黃河流域的祖先開始了長途跋涉的人群遷徙,去開闢更多的領地,一批人群走上了青藏高原等地,和那裡的土著人群混合,逐漸變成了現在的藏族、彝族和納西族等藏緬語人群。

黃河流域農業人群的另外一個分支走向東邊和南邊,逐漸變成了漢族人群。漢族按語言可以分成十大方言,從遺傳學角度來看,各漢族群體也有著地理上的細微差異,但遠沒有語言上的差異大,漢族可以長江為界分為兩個遺傳亞群,北方漢族和南方漢族。

同樣,長江流域人群的一個分支遷徙到了中國東南,跨過台灣海峽到達台灣,然後再由台灣到東南亞,最遠可以到達非洲的馬達加斯加,這就是南島語系的起源和擴散。另外一個分支走向了中國西南地區,逐漸演化成了現在的壯族、侗族和水族等壯侗語人群。

如果按照DNA所追溯的,我們的祖先是數萬年前走出非洲的人群,那麼如何解釋北京猿人與我們在形態特徵上的一些相似點,比如說都有鏟形門齒?雖然遺傳學家們對此也給出了可能的解釋,但是,經過了三十多年,關於我們祖先是誰的學術爭論仍沒有結束。最近,湖北鄖西縣黃龍洞、廣西崇左智人洞、湖南道縣福岩洞、河南許昌靈井、安徽東至華龍洞等都出土了距今約10萬至20多萬年前帶有現代人特徵的古人類遺骨,10萬至20多萬年前是東亞現代人起源和遷徙的關鍵時期,那麼這些新發現的古人類與我們有什麼關係?是否對我們有遺傳貢獻?這還需要等待古人類DNA的研究結果來揭示。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11-18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