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 焦慮 失眠 易釀自律神經失調


(本報綜合報導)一名42歲瑜伽老師因同業競爭激烈,擔心學生流失,不敢休息,結果過度訓練肌肉,出現焦慮、心悸、失眠等問題。就醫後,才知道是自律神經失調。醫師指出,自律神經失調雖然不是病,卻代表著身體健康狀態不穩定。

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說,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交感神經的工作是使人興奮、保持警覺、隨時準備因應環境中各種壓力;副交感神經則是讓人放鬆、休養、恢復身心等。當交感神經太旺盛、無法從緊張狀態轉換為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時,身體就會停留在發炎狀態、無法進行完全修復,因此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現象,症狀包括:焦慮、憂鬱、情緒失調、失眠、過勞、胸悶、心悸、心跳快、血壓高、免疫失調、慢性疼痛等。

梁恆彰指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不可輕忽,因為疼痛除代表身體出毛病,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其中以工作壓力大、常熬夜、易緊張的人較易出現。

在確定是自律神經失調後,醫師會以乾針或水針(以生理食鹽水或林格式輸液注射)治療,治療原理是刺激末梢神經,或緩解受刺激的末稍自律神經,以中斷腦部自律神經的不良反射。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8-23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