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美種族歧視歷史深遠 川普並非第一人


(綜合十六日電)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發表種族歧視言論,要四位少數族裔的女眾議員「滾回原籍,幫忙收拾祖國殘破的爛攤子」,引發批評,連所屬的共和黨,也有多名政治人物表示不認同,但川普堅持「很多美國人也都這麼想」。事實上,川普可能沒有想錯,美國的反移民風氣,幾乎從建國以來就有。

美國早年作為英屬殖民地,人民多為英國人和蘇格蘭人,信仰基督新教;18世紀末獨立後不久,美國人開始大舉西進,與北美洲原住民爭奪土地,衝擊原住民部落和文化。同時,信仰天主教的愛爾蘭移民人數漸多,1830年代首波歧視浮上檯面,賓州和麻州發生反愛爾蘭人騷動,在徵求員工的告示上常看見「愛爾蘭人不用申請(No Irish Need Apply)」這類小字標註。

1840年代起,德國移民逐漸增加,川普總統的祖父也在1885年從德國巴伐利亞移民至美國。德國北部信仰新教較多,南部以天主教為主。當時移往美國的德國移民以天主教徒為眾,成為繼愛爾蘭人之後被歧視的目標。

反移民的美國政黨,自19世紀中葉開始出現,以「本土美國人(Native American)」自居,意指祖先曾經歷英國殖民的美國人,並非指美國原住民。最著名的反移民黨派是「美國黨(American Party)」,初期是秘密社團,成員否認自己知道這個團體,因此又被稱為「一無所知(Know Nothing)」黨。他們主張「移民將帶來犯罪和疾病,威脅本土經濟、社會、文化」,聽起來似乎十分耳熟。

直到1860年代,美國因奴隸制爆發南北戰爭。軍隊需要人手,對移民的接受度慢慢上升。戰爭結束後,美國開始在西岸鋪設鐵路,以薪資低廉的亞洲人為主要勞動力,節省成本;雖然亞洲人對鐵路貢獻良多,但1882年出現排華法案,限制華人就業。原本華人的工作,被墨西哥移民接手。

20世紀開始,東歐和南歐移民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反移民情緒達到高潮。國會拒絕根據各地移民數量,修改國會議員分配席次,將大權握在傳統農村上。1924年通過的移民法,限制移民數量,更表明「北歐人優先」。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艘載滿猶太難民的德國船於1939年開向美國,當時執政的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政府也拒絕接受。

隨後的保守派陣營,如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已逝的重量級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等,開始對移民展現較友善態度,但共和黨自進入本世紀以來,幾乎沒有真正歡迎過移民。這次川普激烈的推文,引起同樣帶領民族熔爐的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批評,使美國形象受創,但譴責發言的共和黨人仍屬少數。

事實上,川普推特暗指該「滾回原籍」的四位少數族群國會女議員,只有明尼蘇達州眾議員歐瑪(Ilhan Omar)是移民,她抵美22年,已獲公民身份;另外三位都出生於美國,當中最年輕、最具知名度的波多黎各裔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和川普同樣出生於紐約。川普推文要她們回「殘破、犯罪猖獗的原籍國」,她嘲諷回應「在總統先生帶領下,美國確實成為貪腐和不人道之地」。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7-17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