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夏降 提防服藥低上加低


(本報綜合報導)天氣逐漸轉熱,人體血壓也會隨之降低,有高血壓的長者們常因流汗未補充水分,出現頭暈、疲倦、全身無力、視力模糊等症狀,若用藥不慎,恐怕會「低上加低」,建議長輩們每天量測血壓2次,並觀察血壓變化,若發現血壓有持續偏低趨勢,可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及生活習慣,避免休克、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

持續偏低 回診調整用藥

一般民眾的血壓值會隨著年齡、氣候、飲食、活動力等因素處於波動狀態,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簡稱AHA)的最新指南,患有高血壓的民眾,血壓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內,但因各國研究結果不同,台灣高血壓指南仍建議高血壓患者,血壓應至少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內。

但若病患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變合併蛋白尿、或腦中風合併使用抗凝血劑等情形,最好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內,以減少併發症。

雖然控制血壓很重要,但凡事過猶不及都不好,血壓降太低也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近期天氣逐漸炎熱,容易造成血管擴張,使血壓降低且波動較大,本身有高血壓的患者更應提高警覺。譬如許多患者早上起床時血壓較低,此時進行晨間運動,大量流汗後,卻無補充足夠水分,就容易出現低血壓情形。

此外,有些長者因天氣悶熱感覺不適,擅自增加血壓藥的劑量,希望能緩解症狀,此舉反而會使血壓急遽降低,恐提高缺血的危險,招致嚴重後果。

一般而言,服用降血壓藥物,最好不要讓收縮壓低於110毫米汞柱。血壓降太低常見症狀包括:暈眩、疲勞、四肢冰冷與視力模糊等,嚴重甚至可能讓腦部血流循環變差,造成腦部缺氧,而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此外,若長期處於低血壓的狀態,可能伴隨情緒低落、慢性疲勞、憂鬱症和老年失智症等問題,若無積極處理,恐影響生活品質。

因血壓並非一成不變,若血壓出現變化,藥物量未能隨之調整,則可能造成低血壓的風險,故建議患有高血壓的民眾,在夏季應每天於不同時間點量測血壓2至3次,掌握血壓的長期波動,並注意運動後一定要適度補充水分。

若持續1至2週發現血壓偏低,又出現低血壓的症狀,則需立即回診與醫師討論用藥,才不會因為積極控制血壓,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併發症,而得不償失。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5-2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