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盜嬰案系女方策劃」,別再為私利愚弄公眾了


樂清失聯男孩事件才過去沒多久,被反轉的周口案再次告訴我們,拿孩子作為鬥氣的工具、虛報警情,綁架輿論,試圖用公共資源解決私人問題,最終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5月20日,備受關注的周口男嬰丟失事件出現反轉。新京報記者從事件核心知情人處獲悉,男嬰丟失系家庭矛盾引起的鬧劇,整個事件由女方策劃並自導自演。目前多名參與策劃者多人被拘留,「(男嬰)母親尚在哺乳期,等哺乳期過後也將受到處理。」

復盤此事始末,多少讓人有些心塞:5月16日,周口當地公安分局接到報警稱,男嬰母親在周口公園附近散步時暈倒,醒來後發現孩子失蹤。此事曝光後,尋嬰信息在當地廣泛傳播,引發廣泛關注,警方懸賞破案、眾多明星祈福。

如今懸疑劇變狗血劇,去年年底浙江樂清家屬故意製造男童失蹤警情的情節再現,著實叫人大跌眼鏡。

或許對幾天來密切追蹤事件走向的網友來說,對男嬰丟失最終被證實是自導自演的劇情,未必來得就很突兀。事實上在曝光之初,就有網友指出,案發周圍的攝像頭逐個排查都沒有發現蛛絲馬跡,如此不留痕跡的作案手法太過詭異,且嬰兒車始終被遮擋起來。

19日當地警方發佈的第二次通報中,對事件的描述,也從之前的「盜嬰案」改為了「嬰兒丟失」,對嬰兒用的是「找回」而非「解救」。更詭異的是嬰兒找回後,家屬並沒有表達對嫌疑人的憤怒,而是對媒體表示「希望事情到此為止」。這些有違經驗化邏輯的情節,已經觸動了很多人「疑慮」的開關--雖然輿論主基調還是同情家屬,對男嬰的遭遇高度牽掛。

而今,事件系女方一手策劃的真相浮出後,那些牽念事件進展的人們,難免有種被愚弄的感覺。考慮到事件牽動的社會愛心與輿論資源這麼多,說其欺騙公眾感情、消耗社會愛心,恐怕不為過。

不只是欺騙公眾感情,家屬報警後,當地警方投入大量精力,並懸賞五萬元徵集破案線索。警力本身是有限的公共資源,當事人因為一己之私製造虛假警情,導致當地有關部門在莫須有的警情上徒耗,也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

《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對編造假警情,進而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都有明確的懲罰措施。像樂清失聯男孩事件,策劃報假警的母親,日前就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

而此次風波又來了個翻版,自然也會面臨「作」的代價。眼下,相關的策劃人都已被拘留,依法嚴懲顯然不會缺席。

其實在樂清男童失聯事件中,當地警方就曾投入數百警力,此次風波同樣演變為全城搜索和全網搜救。這說明社會對幼童安全有著高度的警覺和敏感,任何潛在傷害都可能引發連鎖式的反應。這種善心搭建的群策群力的社會防護網絡,實在不該被欺騙、踐踏。畢竟,「狼來了」的把戲玩多了,勢必會割裂互聯網在陌生人社會連接的信任網。

就此事來說,儘管外人很難想像,家庭矛盾發展到策劃狗血劇情的田地背後,到底有沒有其他難言之隱,但如今公共資源浪費已是既成事實。而跳出來看,一旦社會同情心被無度消費,只會讓民眾疑慮造成「寧疑不信」的冷漠局面。

「機關算盡太聰明」,欺人也會是自欺。繼樂清男童失聯事件後,此事無疑也提醒許多人,就算有家庭矛盾,為人父母都不能拿孩子作為鬥氣的工具。綁架輿論、試圖用公共資源解決私人問題,對公眾善心的玩弄,最終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也不值得。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5-21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