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脂肪瘤不等於高血脂 醫:可抽血驗明


(本報綜合報導)不少民眾曾發現身體上長了一塊腫塊,經診斷後是「脂肪瘤」,網路不少流言指出,造成脂肪瘤的原因就是因血脂肪過高,醫師駁斥此說法表示,脂肪瘤是細胞過度增生所致,跟血脂肪無關。而血脂肪過高會顯示在皮膚上的稱作「黃色瘤」,或稱「黃斑瘤」,並非脂肪瘤。

皮下細胞過度增生導致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徐千彝指出,脂肪瘤是皮下脂肪過度增生,是一種軟組織腫瘤,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腫瘤,「這是細胞過度增生的結果,跟血脂肪沒有關係」。

徐千彝說,脂肪瘤大多是良性的,如果不影響病患美觀,通常不需要開刀切除,端看病患需求。只要有脂肪的部位都可能生長,較常出現於軀幹或四肢,也不是血脂肪過高的警訊。

「血脂肪」是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總稱,也是驗血時會看的主要幾項數值。徐千彝指出,如果血脂肪過高,除了導致心血管疾病問題外,會在皮膚上顯現的是「黃色瘤」,又稱作「黃斑瘤」,這就是跟血脂肪數值異常有關。

徐千彝說,通常皮膚上出現黃色瘤的話,代表血液內血脂肪已經極高,例如總膽固醇數值破千(正常值為200以內)。黃色瘤和脂肪瘤外觀上差別大,通常不會誤認。

國民健康署指出,體內的膽固醇來源有兩個,3/4來自肝臟,製造大部分身體所需的膽固醇,而1/4從食物而來,包括動物肉類、全脂牛奶、蛋黃、家禽類與魚類。

有些人嗜吃甜食,當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經過消化及肝臟處理後,也會導致三酸甘油酯升高;另外,若家族中有高血脂家族病史,雖體重過輕或正常,仍有機會受到基因遺傳、飲食及環境因素而導致血脂異常。

國健署提醒,需透過抽血檢驗才能了解血脂狀況,若有血脂異常,可藉由生活型態及醫師處方的藥物治療,將血脂控制在適當範圍,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5-17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