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設國際諮委 瞄準跨國企業 史美倫任主席 將成新三年計劃重點


(香港報導)在醞釀推出2019至2021年的新三年大計前夕,港交所(0388)公布成立國際諮詢委員會,由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出任委員會主席,並找來匯控(0005)前行政總裁歐智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前主席Mary Schapiro及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作為創始委員,委員會將協助港交所制訂戰略提供意見。消息指,港交所將於下周公布的新三年計劃,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引進國際企業來港上市,相信將是新委員會其中一項重要任務。

據港交所公布,國際諮詢委員會將作為港交所董事會的諮詢組織,所有委員任期均為3年,任期屆滿後可按情况續任。每年將最少召開兩次會議,協助港交所把握環球動向,包括國際主要金融中心的最新發展、環球地緣政治變化、科技發展情况及國際政策和監管倡議措施。

史美倫透過新聞稿表示:「他們(上述獲委任的3名諮詢委員)每位都是對政經局勢、金融市場,以及各個行業擁有豐富知識和獨到見解的領導者。委員會成立後可為我們董事會在制訂香港交易所戰略的工作上提供寳貴意見,讓我們逐步實現成為亞洲以至全球市場領導者的願景。」

史美倫今與業界會面 了解意見

港交所將於下周三(27日)公布業績,同時會公布新一份三年計劃。據了解,史美倫將於今日與證券商協會、立法會議員(金融界)張華峰及業界代表會面,了解業界意見。據市場消息指,在新的三年大計中,其中一項重要方向便是要引進更多國際企業來港上市,因此估計國際諮詢委員會亦會在這方面給予意見。

近年主力吸中資公司 H股市值佔兩成

事實上,有別於港交所前主席夏佳理年代在海外積極推銷香港金融市場,近年香港在吸引公司上市的工作,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國內地(見另稿),令中資公司在港股市場的佔比急劇上升,截至去年底,單計H股上市的中國企業,按上市公司數目計已佔港股比例超過一成,以市值計更佔近兩成,其中還未計及大量在開曼群島、百慕達註冊上市的「紅籌股」(見表)。

業界:多方爭食 引入國際企業難度高

不過有認識港交所運作及上市事務的業界人士表示,引進國際企業上市,向來是港交所的長遠目標,只是在落實上,其實有不少困難,當中因為有不少外國企業均會選擇較鄰近的國際金融中心招股上市,如歐洲企業選擇到倫敦,南美企業會到美國紐約申請上市,而且很多來港上市的外國企業於完成上市後便沒有買賣跟進。同時,東南亞的新加坡,甚至中國內地的上海市場,均有意和香港市場競逐具分量的企業過來上市,只是因為上海在開發國際板市場長期未得到落實,才有空間喘息。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2-2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