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鬆肌少症 營養、運動缺一不可


(本報綜合報導)常常會聽到老人家說全身關節腰痠背痛,手腳無力蹲下去站不起來,是不是有骨質疏鬆症?其實骨質疏鬆是無聲無息的,通常要嚴重到發生骨折才會發現;關節痠痛通常是退化發炎導致,跟骨質疏鬆症比較沒關係;而手腳無力走路緩慢,甚至濕毛巾都擰不乾,則要考慮到肌少症。

骨骼與肌肉都會隨著老化而逐漸流失,當男性65歲以上、女性50歲停經後,骨骼密度與肌肉質量都會逐漸流失,「骨鬆肌少症」即是骨質疏鬆合併肌肉量流失的疾病,大多發生在老年人。

老人家如果身高縮水、走路緩慢、手臂無力扭乾毛巾、蹲下後腳軟站不起來,就有可能是「骨鬆肌少症」。

骨骼和肌肉之間是相輔相成,因此骨質疏鬆症和肌少症常常一起發生。罹患骨質疏鬆症,會使得骨骼變得脆弱鬆散,只要輕微跌倒撞到,就有可能造成骨鬆骨折,倘若本身又有肌少症,肌力不足跌倒骨折的機率更為增加。

老人家跌倒常見的骨折有脊椎壓迫性骨折、髖關節骨折、遠端橈骨骨折以及近端肱骨骨折。骨折不但造成病人患部疼痛、肢體無力、生活無法自理,甚至長期臥床導致併發症死亡,台灣髖關節骨折的5年死亡率高達兩成,比一般癌症死亡率還高。

每天攝取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

台灣老年人口超過人口總數的1/10,面對老人「骨鬆肌少症」刻不容緩,除了骨鬆藥物治療,可以從日常飲食以及運動著手,適度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足夠蛋白質的攝取。每人每天應攝取60克蛋白質,才可以維持肌肉量。

每天攝取1000毫克鈣質,維生素D要800個國際單位,每天曬15分鐘太陽,才可以維持骨質密度。

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跑步、快走、騎腳踏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改善心肺功能,利用彈力繩、啞鈴練習阻抗運動,增加肌肉質量與肌耐力,配合柔軟度運動伸展四肢關節,適度平衡運動強化協調性,才能平安健康活到老。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9-01-15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