跡象證明 臉書說謊欺騙文化依舊沒有改變



(綜合報導)聯合國調查人員表示,在緬甸的種族滅絕中,Facebook發揮了作用;它還同印度、南蘇丹和斯里蘭卡的暴力有關。此外還有隱私醜聞(最近的一起是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廣告醜聞(歧視性廣告、可疑指標),多起正在進行的聯邦調查,以及關於使用Facebook可能對心理健康有害的承認。
儘管祖克柏一次又一次地道歉並發誓要修復Facebook,但公司的修復措施往往也需要調整。
在上週,記者表明,該公司最近採取的打擊政治廣告行動並沒有奏效——Vice新聞在謊稱是由邁克·彭斯(Mike Pence)副總統和伊斯蘭國(ISIS)「出資」的情況下買到了Facebook的廣告。
所以,考慮到這樣的失敗,另一個問題可能是:為什麼Facebook沒有任何人負責任?雖然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叛逃——所有被Facebook收購的公司,WhatsApp、Instagram和Oculus的聯合創始人,都在過去幾個月裡離開了——然而祖克柏最忠誠的高管一直與他在一起,很多人都為他效力了十幾年。
如果Facebook現在承認其問題是由一種過於理想化的、快速發展的文化引起的,如果它現在承認它的文化必須改變,那麼在大多數運營Facebook的人還保持不變,我們怎麼能確定會有改變?
當記者向Facebook詢問此事時,公司認為改變正在發生。它剛剛聘請前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來擔任全球事務負責人——公司表示此舉為公司帶來了嚴肅的局外人視角。
這家社交網路公司還讓記者與一位高管通電話,此人不遺餘力地為祖克柏的領導力辯護,但拒絕記者使用這些話。該高管解釋說,修復Facebook將涉及深度成本。例如,該公司正在僱用更多人來審查內容,並且可能不得不放慢一些最雄心勃勃的項目,以解決其對世界的影響。該高管認為,祖克柏對Facebook股權的全面支配,加上員工對他的崇敬,使他能夠比其他任何領導者更好地經受這些變化帶來的財務後果。
今年夏天,在公布營收增長放緩和運營成本增加後,Facebook股價在一天內暴跌近20%。本週,Facebook再次發出了增長放緩的警告。一名在公司裡沒有那麼多切身利益的「職業CEO」會希望找一條簡易的出路,該高管表示。但祖克柏可以自如地去做正確事情。
祖克柏的支持者也提出,對於Facebook的問題,他已經表現出了極大的理解力和解決意願。在該公司2012年上市後,由於沒有從消費者轉向移動設備的趨勢中賺錢的計劃,其股價停止上漲了好幾個月。
「馬克會告訴你,在明白移動設備的重要性方面,他做的太晚了——但當這個問題變得明顯起來,馬克就明白了它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Facebook前董事會成員、《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前出版人唐·格雷厄姆(Don Graham)說。「他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從細節入手,改變了該公司的方向,這不是用一個行動作出的,而是以20個行動——而且如果你逐季度去看看Facebook利潤裡百分之多少是來自移動端的,我簡直不敢相信它改變的速度這麼快。」
如今,Facebook的問題在於,祖克柏是否對目前的情況持類似看法。他已經表示過,解決Facebook的問題是他個人在2018年面對的挑戰。但仍有跡象表明,公司文化依舊沒有改變。
比如Facebook本月剛剛推出了新的家庭中心設備Portal,並且承諾不會收集可被用在廣告中的用戶信息。然而由於Facebook的數據收集系統已經遍佈於每個角落,就連公司的一些員工都不能理解它,Facebook只好迅速收回這個承諾。
「過去兩年來,他明顯失敗了,而他失敗的原因在於他不需要負責,」前Facebook員工、如今在活動組織人道技術中心(Center of Humane Technology)擔任首席策略官的桑迪·帕拉吉拉斯(Sandy Parakilas)說。「假設在股東和董事會成員有更多影響力的情況下,很難想像變化不會更快一些。」
Facebook的一個解決方案可能是賦予董事會更多對公司的權力。投資公司延齡草資產管理公司(Trillium Asset Management)近期提出了一個股東會決議,得到了多個國家基金的支持,該決議要求祖克柏辭去董事長職務,儘管他仍將保有對公司的多數表決控制權。
「我認為,通過放棄董事長職務這個舉措,會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性改變,這麼一來,他就不能對許多決策作出全權決定了,」延齡草高級副總裁約納·克龍(Jonas Kron)說。
一名Facebook發言人表示,公司尚未對該決議作出表態。過去,類似措施都被祖克柏及其盟友通過表決擊退。
現在情況就是:要麼祖克柏解決Facebook的問題,要麼就誰都解決不了。無論你喜不喜歡,這都是人們面臨的選擇。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8-11-1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