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約翰 打造紙房屋 環保即生活


(屏東報導)羅約翰(John Lamorie)回憶2006年11月買下土地時,這裡是荒地一片,什麼都沒有,沒有樹、沒有草,清理後只有幾隻死蛇和死老鼠,他們就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農莊。
剛好從美國友人的口中聽到紙房屋的概念,熱愛將每樣物品回收再利用的他,就開始上網尋找資料,研究紙屋結構。經過多次嘗試,把報紙撕碎弄濕、和水泥混在一起做成紙磚,靜置乾燥開始造屋,花了8個月終於成功的在2009年打造出全台第一棟紙房屋。
他說,蓋第一棟紙房屋時,由於台灣還沒有其他人做這件事,所以沒有專家可以請教,但熱愛挑戰的羅約翰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花了很多時間研究紙房屋的結構與紙磚的做法,後來更自己動手設計用廢輪胎、塑膠桶等隨手可得的材料組成一台紙漿機。

克服紙漿機的難關之後,羅約翰就開始動手製作紙磚。剛開始做的時候,1公斤的報紙只能做出2塊紙磚,第一間紙房屋就耗費了1300公斤舊報紙。之後隨著經驗累積與技術提升,他發現將回收的寶特瓶加入紙漿裡,可以減輕紙磚的重量,增加紙房屋的抗震能力,更節省紙張。現在1公斤報紙已可做出5塊紙磚了。
花了多少錢蓋第一棟紙房子呢?他算了一下,舊報紙是免費的,拿來減輕重量和固定型狀的寶特瓶和酒瓶也免費,只有水泥要花錢買,水泥50公斤一袋要170元,大概可以作成100個磚頭,那一棟房子應該花個2000元不到吧!
羅約翰用紙蓋房屋的消息傳開後,全台各地許多民眾慕而來,想要看看紙屋的真面目。他在農場裡辦了一些DIY課程,教導如何製作紙磚頭,他說如果能讓人們為生活環境多思考一些,在隨手丟掉物品之前,先想一下是否可以再次利用,甚至有興趣一起蓋紙房屋,那就更好了。
就像附近的鄰居與商家,他們會說:「喔,約翰需要報紙,我們給他報紙,約翰需要塑膠瓶,我們有個不要的瓶子可以給他,鋼鐵、玻璃不管什麼東西都可以給他」。所以建築有很多東西都是回收物做的。還有一次朋友送來了15扇舊木門與30扇老窗戶,也都應用在農莊裡的紙房屋上。
羅約翰說他最喜歡的就是看到來這裡的人們樂在其中,覺得這裡很不一樣。除了享受美食與體驗農莊的自然環境之外,更可以交流環保的理念,甚至親手做環保。因此在他更加投入紙房屋的研究與建造的同時,也繼續保持農莊的純粹。
蓋紙屋蓋出心得之後,羅約翰更應邀到台南的長榮大學開設紙磚造屋課程。他設計了一整套建造紙房屋的模式,但發現大學並沒有打造紙房屋的計劃,於是他就選擇離開,回到農莊繼續向一般民眾推廣。
但快樂的農莊生活,也面臨著考驗讓他感到失望。大茉莉農莊周邊近年滿布了砂石場,侵占道路、違法經營,政府放任業者在農地上無止盡的開發。現在遊客要進入農場,必須與卡車爭道,並穿越污染嚴重的砂石場。
他開始到處投訴,檢附照片和文件,寄給了環保署、屏東縣政府、里港鄉公所,幾年來寄出了超過千封檢舉信,「但沒有人執法!」

更讓羅約翰憤怒的是,去年10月大茉莉農莊遭人潛入,有2個陌生人各自提了2桶瀝青,潑在他們辛苦興建的紙房屋上,他說,實在非常生氣,「但事情就是這樣,你打擊壞人,他們就做壞事來對付你。」
不過他說:「他們想要我滾開,不可能!我絕對不會放棄!」他雖然失望,但並不會因此被打倒,他希望能喚起更多人一起愛護台灣這片土地,所以更加積極的參與社會運動,甚至在8月和屏東在地環保團體前往縣政府抗議,更決定用剛到手中的選票來作出反擊。
妻子吳連春則是無條件支持著羅約翰的理念與做法。她說:「我們自己都是很成熟的人,我也相信他,我們互相支持,我為他、他為我。他做事情全部為我,我也是為他。大茉莉精神就是在這裡。」
羅約翰說,環境污染影響每一個人,「別人不站出來沒關係,我第一個站出來,其他人可以站在我身後,一起反抗。」
他希望能喚起更多人一起愛護台灣這片土地,就如同環保紙屋也成為他日常生活一部分,這些事情不管遭遇任何打擊,他都會一直做下去,繼續和所有人分享環保生活的理念,直到他做不動為止。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8-09-24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