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 稻米營養成分將流失


(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暖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層面,除了地理環境變化、生物多樣性下降,連農糧營養價值都出現流失跡象。國際最新研究顯示,若二氧化碳濃度在大氣層持續增加,水稻的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含量將大幅減少,全球面臨營養不良的人口將大增,屆時以米飯當主食的國家恐承受「毀滅性後果」,東南亞貧窮國家受創最深。

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大幅減少

從理論來看,氮氣構成大氣近八成比例,二氧化碳增加,意味著水稻吸收其成長最需的氮素相形減少。美國哈佛大學去年另一項研究已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米、小麥、大麥、馬鈴薯等主食作物的蛋白質減少。

23日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的新論文,則充分說明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對水稻結構與成分的影響,有助未來發展對大氣變遷更具適應力的水稻株型。

研究人員選擇全球第一大產米國中國,與位居第13的日本進行田野調查,在寬達17公尺的小稻田裡種下18種不同株型的水稻,並以可釋放二氧化碳的塑膠管八方包圍,根據當前地球大氣層中濃度逾百萬分之400(400 ppm)、且節節上升的二氧化碳濃度,模擬出2050年二氧化碳上看586至590ppm的種稻環境。

共同撰文的日本東京大學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教授小林和彥表示,此研究方法合乎近30年後農夫種稻的現實狀況,比在溫室栽培觀察更為準確。

結果發現,和現今環境長出的稻米相比,雖不同株型反應有別,上述實驗水稻內的多種營養成分含量皆見下降現象:蛋白質少了10.3%、鐵8%、鋅5.1%;還有可把體內食物轉化為能量的維生素,葉酸(維生素B9)下降30.3%、硫胺素(維生素B1)17.1%、核黃素(維生素B2)16.6%、泛酸( 維生素B5)12.7%。維生素B6與鈣質則不受影響,而維生素E在多數株型出現含量增加現象。

恐致發育遲緩、出生缺陷等問題

換言之,屆時吃飯對攝取蛋白質與礦物質的助益程度將下降。而蛋白質與維生素攝取不足,可導致發育遲緩、出生缺陷、腹瀉、感染及早逝。

以稻米為主食的國家逾20億人口,每日所需熱量與營養有七成來自米飯 ,預計將有六億民眾健康遭受嚴重影響。最受衝擊的國家將是食用最多稻米、但國內生產總值極低的國家,如東南亞的緬甸、寮國與柬埔寨。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8-05-25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