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可緩解癌因性疲憊


(本報綜合報導)某日王太太意外發現了乳房腫瘤,所幸發現得早,經診斷為早期乳癌,並在醫護人員的照顧之下完成了抗癌治療,進入穩定追蹤時期。然而,王太太的體力越來越差,逐漸影響到她每日生活。

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調查,台灣每年大約有超過10萬名癌症新患者,其中有超過90%的患者曾經有癌因性疲憊的問題。

現有的醫學研究顯示,癌因性疲憊可以分成「藥物性」或「非藥物性」治療,大部分會以「非藥物性治療」為主,如瑜伽、運動、行為治療,然而還是存在部分缺陷,例如:療程太長等。往往還是會有不少病患會轉向尋求傳統醫學的協助,也有不少患者取得不錯的療效與進步。

在實證醫學的架構之下,有越來越多傳統醫學的療法獲得證實,例如針灸治療就是廣為研究與證實的部分。許多國際期刊證實,化療結束後,搭配針灸療程可以改善患者疲倦現象。

同時,針灸療程比其他方法所需時間明顯較短,例如針灸約需6週療程,但瑜伽療法約需3個月,行為認知治療更需半年之久。此外,針灸治療時常搭配使用的遠紅外線治療,也可以確實改善癌因性疲倦。

針灸治療也有許多獨特的優勢,例如:具健保補助而費用低廉、低侵入性而低感染風險、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等,且不用擔心針灸會和現有西醫治療有交互作用而影響整體治療進度。

在常用的穴道中,常常會選用足三里、三陰交、合谷、陰陵泉等穴道作刺激,或熱敷氣海、關元等,可以視不同狀況採取不同方式。在中醫傳統理論之中,這些穴道都是常用來促進全身氣血生成,或促進全身氣機循環,在取穴上也沒有太大的難處,適合癌因性疲憊的患者選用。

在現行醫療體系中,仍會建議患者接受傳統正規療法,然而現行治療難免有些副作用會讓患者無法接受而影響療程或生活品質。搭配傳統醫學、中西醫結合,可協助患者完成療程,提升生活品質。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8-05-18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