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養殖成功 營建業老闆變筍殼魚大王


(綜合報導)在台南市東山區以室內養殖筍殼魚成功的業者連俊堯,國中畢業後就離家北上闖事業,後來白手起家開了營造建設公司。念念不忘家鄉的他,把賺到的錢用來研發完全沒碰過的筍殼魚養殖,一燒就是好幾千萬元。他說,務農不是沒出息,但要看怎麼做。

跟著連俊堯走進幾乎不透光線的養殖場,裡面有用混凝土築起的棋盤式養殖池,池體高度約1.2公尺。他拿著手電筒走在前面,照亮養殖池間的小通道,隨後在其中一池前停了下來。接著用手電筒往池面一照,本來在池底棲息的筍殼魚紛紛游到近水面處。

「你看,知道有人來了就想游上來吃飼料,這些魚很乖啊。」連俊堯說,筍殼魚是肉食性、夜行性魚類,喜歡棲息底部及隱蔽物的地方。他前後摸索了9年,大概投入了新台幣6000萬元資金研發,總共改了31次,才終於成功試出在室內以循環水的超集約養殖法。

他說,低溫與病毒感染是筍殼魚養殖的兩大罩門。養在室內可以控制溫度,不用擔心寒流來襲;但萬一碰上病毒入侵,通常就是全軍覆沒,所以防疫管控要做得很好。他曾在一夜之間損失數百萬元,養魚養到老婆都快要翻臉了。

連俊堯表示,筍殼魚肉質Q彈,在可養殖的淡水魚種中的身價最高。就算把海水魚一起比進去,應該也只有老鼠斑可以匹敵,池邊價時常喊到每台斤550元。但因非常難養,市場上總是供不應求,幾乎只在大餐廳或山產店吃得到。

出身農家的連俊堯,國中畢業後就離家討生活,雖成功白手起家,在營造建設業闖出一片天地,但仍念念不忘家鄉,一心想再回到東山來,也有著把農業再升級的夢想。

「務農不是沒出息,但要看怎麼做」。連俊堯說,台灣農業需要新思維,並朝向對環境友善的方向前進。他選擇高經濟價值、挑戰性高的筍殼魚,用自來水循環過濾集約養殖,一年只須換一次水。養殖過程完全不用藥,用水、用地都很省,單位面積產量卻比傳統養殖法高出許多。

台南市的筍殼魚放養量約占全台90%,但年產量也僅約3萬台斤左右,其中約8000至9000台斤,就出自連俊堯這處面積不大的養殖場內。

連俊堯很自豪地拿出藥檢結果,共200多項藥物殘留零檢出。他說,筍殼魚是否健康,看外表就知道,最好是看起來「虎背熊腰,頭小身大」,表皮能透出泛紅顏色。如果頭大、身小且外觀暗黑,那肉量與肉質就打了折扣。他養出來的魚,每一隻都是看起來泛紅色的「虎背熊腰魚」。

他說,除了台灣餐廳常見的清蒸、煮湯之外,筍殼魚也是很好的生魚片食材。最近已有日本水產業者到他的養殖場來參觀、試吃。未來只要提高產量,就可望以活魚空運銷往日本,開啟另一個高端消費市場。

連俊堯已在東山區另斥資購地,打造規模數倍於目前的新養殖場。他說,新場量產後的產量約是現在的10倍,因為已找到了市場,就不怕價格會跌。下一個夢想是朝觀光漁場方向努力,讓下一代多了解這個產業,也希望為家鄉帶來發展的新契機。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8-02-21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