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戰鬥力再次爆表 見招拆招駁斥「中國威脅論」



  
(北京十九日電)2月16日至18日,第54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德國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約500名政要及各界人士出席。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也帶來了自己的主張。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應邀出席會議,並參加主題為「失控的核安全」的全會論壇。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面對所謂「中國威脅」等老生常談無端指則,「鐵娘子外交官」傅瑩戰鬥力再次爆表,談笑間「見招拆招」,將「威脅論」消弭於無形之中。
慕安會會場。
  本屆慕安會聚焦地緣危機、全球秩序、全球治理、歐盟未來的全球角色等重要議題。與往年一樣,主辦方今年會前發佈的安全報告《危機邊緣,懸崖勒馬?》,用長達88頁的篇幅寫盡了對世界安全形勢的不安和焦慮--

  2017年,美國與朝鮮、沙特與伊朗衝突升級,北約與俄羅斯矛盾不減,烏克蘭危機依舊,全球範圍軍備控制遭遇挑戰,民粹主義、單邊主義盛行,現有國際秩序體系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

  在「危機邊緣」日益接近的背景下,傅瑩在論壇上以「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看核領域全球治理」為題發表談話。她說,核武器仍是當今世界殺傷力最大的武器,各國應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攜手推進核領域全球治理。

  圍繞核安全,五核國應增進而不是破壞戰略互信,並切實履行相關義務。傅瑩說,中國核武庫規模非常小,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維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懾。

  「中國始終奉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無條件地承諾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也一直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這個有「防務達沃斯」之稱的慕安會,又成了某些西方國家抨擊中國的陣地。

  在辯論中,針對美國核態勢評估涉及國際安全環境變化的觀點和所謂來自中國的威脅的說法,傅瑩說,美國不應拿中國作為自己調整核態勢的借口。所謂的中國對美國威脅毫無根據。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中美俄等大國不應互相視對方為戰略競爭對手或威脅,應進一步加強對話,增強而不是破壞戰略互信。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已是傅瑩連續第三年來到這個重要國際場合,她橫刀立馬舌戰群雄,發出了響亮卻不刺耳的中國聲音。

  去年2月第53屆慕安會上,面對對中國軍費指手畫腳的「刁難」,傅瑩的回答相當機智。

  在一次分論壇討論上,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奇普曼對中國軍費問題提出疑問。他稱亞洲國家軍事發展快,軍費龐大,2012年超過歐洲,2016年達到後者的1.3倍。其中,中國軍費最高,是日韓總和的1.8倍,是其他南海沿岸國總和的3.7倍,位居亞洲首位……

  面對帶刺的問題,傅瑩不疾不徐地答道:奇普曼所長的發言讓我想到,當你們在研究亞洲的時候,你們似乎是在另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北約要求成員國將軍費提高到GDP的2%,卻對中國1.5%的水平指指戳戳,這種雙重標準,讓人大跌眼鏡。

  「在當今社會,我們越來越全球化,所以我也希望評判的標準能夠更加地統一。我們或許能夠以同一種角度看待彼此,我們彼此並不是敵人。」傅瑩說,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認為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和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對祖國能增強軍力保衛主權和安全而自豪!

  2016年2月的慕安會上,還有人就朝核問題向中國發難稱,「中國是否完全失去了對朝鮮的控制?」

  這讓傅瑩感到十分可笑,她反問說,控制一個主權國家?中國從來不這樣做。朝鮮製造核武器,並非因為他們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中國盡自己的責任,但不可能取代美國的責任,美國不要總想把問題外包給中國,解決朝鮮安全關切的鑰匙在美國人手中。

  傅瑩說,大家不要試圖用美國的形象來評價中國,中國不會成為另一個美國,世界上有一個美國就夠可以了。這番精彩的言論為傅瑩博得了滿堂彩。風格辛辣詼諧的她,被不少外媒記者評價為「用一種很溫柔的方式去表達一種強硬的姿態」。

  有過外交部副部長、駐大國大使、全國人大發言人等經歷的傅瑩,被稱為「鐵娘子外交官」,在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出爐前後,傅瑩多次在美國《國家利益》《外交政策》雜誌上發文「南海局勢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中國為什麼對南海仲裁案說不?」等,單刀直入闡述中國觀點。

  事實上,傅瑩在國際場合精彩表現的背後,體現了中國外交官整體的風采。近些年來,中國外交令人刮目相看。

  在德國聯邦議院國防委員會委員格羅爾德·奧滕看來,從支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戰後國際體系,強調二十國集團等國際多邊平台作用,中國維護世界安全不是「另起爐灶」,而是深度融入國際體系,並成為國際體系的穩定器。

  北約負責防務投資事務的助理秘書長卡米耶·格朗則表示,中國不僅正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力量,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也成為維護國際安全的重要參與者。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8-02-20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