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為女兒徵婚只要程序員,是對互聯網新經濟最直接的表白


這幾天,程序員火了。

  在杭州一場年度的互聯網會議上,一位阿姨忽然「闖」進會場,當場張貼徵婚啟事,直接鎖定要給女兒找程序員。在她眼裡,程序員收入高、性格沉穩、生活簡單,還特別顧家,是擇婿的理想選擇。

  俗語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歡」,但前提是要看對眼。如果丈母娘看不上,那女婿可就慘了,吃多少苦、受多少罪,也未必能贏得美人歸。

  程序員被丈母娘鎖定為理想女婿人選,可謂拿到了婚姻事前許可,對程序員們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普大喜奔的好消息。放在這個時代,魏淑芬(80年代小品《懶漢相親》女主)可能會說的是,「俺娘說了,女兒大了要出門,要找就找編程序的人。」

  程序員之所以成為丈母娘新寵,反映的是行業與時代的變化。別以為中國大媽只會搶黃金、搶股票,他們同時也是婚姻市場上嗅覺最為敏銳的人。

  這些中國大媽擔負著為女兒謀劃終身的大任,當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用盡自己畢生經驗協助女兒找到理想中的「金龜婿」。

  愛情可能只看重浪漫,婚姻卻更講究實際,更能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所以在丈母娘眼中,50年代女兒要英雄,60年代要嫁貧農,70年代要嫁軍營,80年代要嫁文憑,90年代要嫁富翁……如今風水輪流轉,終於輪到了程序員。

  程序員走進丈母娘們的法眼,不是無緣無故的。他們從宅男逆襲為丈母娘眼中的寵兒,背後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風生水起。

  這些年,一大波隱藏在大學宿舍、低端寫字樓裡的科技公司異軍突起,吸引大額投資迅速滾入互聯網行業。而這些互聯網公司,有多少是一個宿舍的兄弟們,在聊了幾晚上之後熱血沸騰下定決心搞的?又有多少項目,是幾個志同道合的理工男,一經合計就決定開發的?

  不過,在他們拍下大腿的同時,往往不經意間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支付方式、出行方式。這些改變,自然也改變了丈母娘們對程序員的印象。

互聯網經濟狂風勁吹,丈母娘們或被動或主動地加入到互聯網經濟中,他們跟著年人學習發朋友圈、建群聊天、用支付軟件買菜、用軟件打車……

  從這個層面講,丈母娘是消費者直接受益人群的代表,而程序員則是互聯網新經濟的載體。相親市場上,丈母娘對程序員的「鎖定」,是消費者對互聯網新經濟最直白的肯定。

  在這種行業光輝的加持下,程序員自身一些特點也有了新的解讀--程序員可能不懂浪漫,但是踏實可靠;程序員可能不解風情,但卻誠實顧家;程序員可能不能言善辯,卻低調內斂。最關鍵的是,程序員們代表一種經濟趨勢,說不定下一個馬雲、馬化騰就隱藏其中。這怎麼能不讓丈母娘們蠢蠢欲動。

  毫無疑問,這些年的技術變革催生了一大群新富和中產階層,熱錢、投資湧動的同時,程序員無論在職場還是相親市場上的議價能力都提高了,丈母娘出於自己的人生經驗,鎖定程序員,正是對行業、對趨勢的正確判斷。從這個角度看,「丈母娘經濟」真值得好好研究研究。二號少女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7-10-18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