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加大副教授簡艾琪 獲選美國心臟協會會士

來自台灣的洛杉磯加州大學介入性神經放射科副教授簡艾琪(Aichi Chien),日前被遴選為美國心臟協會會士,該協會肯定她在遺傳生物標誌物與腦成像聯用於早期診斷和改善動脈瘤治療策略方面成就,洛加大在學校網頁中恭賀簡艾琪獲得此一殊榮。

簡艾琪表示,在結合遺傳生物標誌物與腦成像,用於動脈瘤早期診斷及改善治療策略研究中,已經有了很好的成果,她的研究團隊多年前已成功地監測許多腦動脈瘤患者,新的目標則是希望能夠運用新的技術,通過全面的篩選方法,早期檢測到腦動脈瘤的存在,以利於及早訂定治療策略。

腦動脈瘤是引起中風的最具破壞性成因之一,簡艾琪的研究重點是預測動脈瘤出血風險和基因組風險的關係,並分析及訂定最佳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為了提高人們對於腦動脈瘤預防及風險性的意識,她已經向不同的患者群體和研究基金會做了多次的講座。

簡艾琪說,雖然遺傳分析具有極大的挑戰性,但其結果有利於預測動脈血管破裂和中風的早期風險,研究計畫的目標是整合臨床、成像和基因組特徵,幫助有效和準確地發現和管理靜息動脈瘤;高風險患者通常可以由介入性神經放射學專家使用微創血管方法進行管理。

1999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農機系及法律系的簡艾琪,2006年取得UCLA生醫工程博士學位,目前領導洛加大放射學研究計劃動脈瘤遺傳學研究團隊。

簡艾琪一開始是研究心血管,後來發現腦動脈瘤一旦發病死亡率很高,覺得這部份更有挑戰性,她說,腦部動脈瘤破裂所引發的不單止是病人中風死亡,更是撕裂了不少美好家庭的兇手。

簡艾琪分析,腦部血管動脈瘤,就是腦部的血管有形狀的改變。有時候看起來就像一個球囊,裏面充滿血液,美國的醫學研究統計,約有10%的人有腦部動脈瘤。

但不是所有動脈瘤都會破裂,只有1%的動脈瘤會破裂,可是一旦破裂就會造成急性中風,後果相當嚴重,病者在首24至48小時最危險,死亡率非常高,約三分之一的病人會死亡,就算治療後就難以回復正常生活,復發的機會率亦較高,而突然死亡或失去活動能力,對於病人家屬是難以接受的噩耗。

因此簡艾琪着手研究腦部血管動脈瘤破裂的原因、治療及預防方法,現時她領導UCLA放射學研究計劃中的動脈瘤遺傳學研究團隊,她表示,雖然腦動脈瘤的成因仍未清楚,但不少研究發現,動脈瘤與基因及族群相關,如果家中有親人曾患上腦部血管動脈瘤,得病的機會亦會相對較高,基因組的技術突破,令團隊可以在這方便找相關性。

另外很多人是在體檢時做腦部斷層掃描意外發現,不然就會在發病的時候發現,就是已經中風、動脈瘤破裂的時間才發現,那時候已經很危險了。

雖然不能在生活上預防腦動脈瘤的形成,但簡艾琪表示若及早發現,患者有幾種治療方法可選擇,以預防更嚴重的中風,其中最常見兩種手術分別為開放性手術及血管介入治療,兩者原理都是讓血液無法再流到動脈瘤處,藉以讓它減少爆裂風險。

開放性手術中,病者要進行全身麻醉並打開頭顱,用手術夾夾住動脈瘤根部,把動脈及血管分開,讓血液順着血管流,不會進入動脈瘤。血管介入治療,即栓塞治療,則是植入線圈、支架等材料到血管內,封閉載瘤動脈上的動脈瘤根部,一樣讓血液無法流入動脈瘤,動脈瘤破裂的機會就會大大減低,兩種手術的選擇視乎病患情況以及動脈瘤位置及大小等而定。

劉靜

電話本

發佈時間:2017-06-12
易搜網汽車買賣

老東方傢俱

版權所有 華人今日網